有一句话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以前,确实是这样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除了要读书,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甚至包括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所以,这句话说的就是这种特别懂事,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孩子。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往往成绩优异,进入社会以后也往往能够做出成绩来。
那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物质基础好,家务都不用他们考虑,更不用说其他的了,学习环境也好,甚至还有专门的课外辅导。可结果,学生群体的抑郁检出率越来越高,那这种情况下就更不要说学习成绩了。
然后呢,现在孩子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很多家长都说自家的孩子是玻璃心。
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明明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反而表现的“更差”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听到了这样的一种回答。
现在的孩子,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太少了,他们唯一与自己关联的事情就是学习。
你看,以前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最起码是与家庭是一种强关联的关系,他如果不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那么家里就会更乱、更糟,甚至连他仅有的学习时间都会被剥夺。
所以,他懂事、他勤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能有时间去学习,还是为了这个家庭变得更好。那么在这个大目标之下,他认为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有意义的,他就能自发的坚持下去做这些事情,成为大家眼中的“早当家”的孩子。
反观现在的孩子,他们除了学习,剩下的所有事情都不用他们管,表面上看是为他们好,实际上是切断了他们与其他事物的连接。
所以,他们的心里只有学习这一个当下的小目标,至于其他会让学习分心的事,将来的事,他们习惯了听父母的。
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首先没有长远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所以一旦这个小目标出现了问题,他自己也会跟着出问题,就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抑郁。
然后,他们习惯了父母作为自己的后盾,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就会想着还有父母兜底呢,就更容易放弃。可长此以往,他的抗压能力与抗挫折的能力谈何成长呢?
因此,我们不能怪现在的孩子太弱了,事实上,是家长管的太多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