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朋友转了《奇葩拍》中的一小段视频,也发生一段时间了,其中高晓松和清华优秀学生的一段分歧和争执让人印象深刻。
高晓松斥责这位学生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这位学生对于这些导师把轻松随意的话题上升到如此高度无法理解,其实这件事可以轻松也可以严肃,但是一些小的言行是能够察觉其发心的。
这一年多来经常有名校毕业的同龄人以及比我大的人来问我:是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我想选择这个岗位但是怎么负面消息那么多?我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你觉得我选什么工作比较好?
我会反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呢?对面嘻嘻一笑:就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对我最好才问你的呀。
我的习惯一般是前两次会礼貌耐心得回答,等到第三次还在纠结的时候,我会回:你应该自己去思考。
这是典型的“名校式迷茫”。
名校毕业生一般从小成绩就好,所以他们的优秀使得他们很难有遭遇挫折和人生逆境的时候,因为每逢逆境出现,优秀的属性总能让他们有非常多的选择,选择导致的方向迁移,使得他们越来越迷茫。正如这位学生读的法律本科,金融硕士,传媒博士,每一学科上扎一点本是很好的学科交叉却成了他迷茫的源头。
我曾经也是如此,这种状况在大三大四尤其突出。那时候内心里觉得我应该工作,但脑袋的虚荣告诉我本科学历还是太少了,所以尝试考研;那时候接触完和君商学院,认为咨询行业和金融行业才是香饽饽,但又觉得内心并不喜欢一些岗位性质;和君和雁行教会了我胸怀天下,但又觉得养活自己好重要;觉得放弃本科专业会计非常浪费,但又觉得我天生不适合做会计……
这一系列的纠结和痛苦常常让我在大四的某个夜晚一个人在九龙湖的操场嚎啕大哭,森冷的夜只有一个人,那时候还没和男朋友分手,大四的寒假自己在北京中关村实习的时候大概是我状态最差的时候了。我想要依赖别人,但是现实面前发现对方比自己还要脆弱不可击;我心觉自己生就为一件大事而来,却困于永无止境的简历投递……
后来我是怎么度过这个时期的呢?多尝试,做减法,破釜沉舟。
1多尝试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雁行的婷婷姐告诉我们:信息搜集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你做事之前就能保持相对的信息透明化。我牢牢记住了这一点。所以很多人现在总是会问:为什么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么强呢?其实是因为总是让自己多多尝试。我是个不会去想太多的人,我喜欢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当我学习到一定的理论,一定会立刻去现实中验证,之后再去回归理论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所以大一四个社团让我奠定了基础技能,即使直到如今当年在编辑部做海报PS的日子留给我的审美还是留在血液里。大二接触和君商学院给我留下的理想和格局至今仍在。后来啊,不断实习尝试考研,以及保险行业尝试过曾经的团队,,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好。
你试过,这些都不是别人给你做的决定,只有自己给自己做的决定才是最值得继续的。
2做减法
既来之则安之。
我常常看到很多朋友常常有“入职恐惧症”。这种现象和症状常常发生在刚毕业的应届生和工作之后换工作的人群身上。
我适合吗?这家公司真的好吗?真的适合我发展吗?这样的疑问常常让他们无法真正投入,左顾右看,试图不断寻找论据来证明自己。
但实际的情况是,入职初期正是自己需要大展拳脚奠定职场印象的时候,很多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此时我们需要做减法:少想多做。
我习惯的做法是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融入新环境。因为你得知道,现在的时代已经无法让你一辈子永远干一份工作。那么最大的铁饭碗是自己的价值。所以其实无论大平台、小平台,无论大岗位小岗位,迅速摸清规则,然后甩出膀子干,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成长。这才是最适合的方式。
3破釜沉舟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往往是历经挫折和磨难而不放弃。
但是天生优秀和家境殷实的人往往难以成大事,因为他们选择的机会太多,所以当有苦难和挫折出现总是本能得逃避。于是这样的他们往往无法成就最伟大的事业。
其实我得承认,在上一家公司我组建团队是失败的,无法做到我想要的心中的理想化的专业。这些或许很多和外界环境以及领导相关,但我内心知道:只是我自己不够强大。但是很多外界的环境已经覆水难收,我很清楚现在的自己已经强大许多,于是我需要重新开始,我必须能够不离不弃。
曾经有过行业外的朋友来邀请我过去,但我委婉拒绝了。这个行业适合我,我喜欢做一些有价值感的同时适合我的事情,那我必须忠于我自己的选择,忠于真相。
于是,重新开始,我心安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