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中秋节一天天临近。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天空呈现出清澈的蓝色,有丝絮般的云迹,又高又远,阳光无遮无拦地流泻下来。
2、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
3、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4、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
5、所以,你活的不是简单,是奢侈,是你首先得放下点什么,这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奢侈。从世间法上说你是病态,从出世法上说你是奢侈,当有人笑话耶稣是傻子的时候,其实谁都不傻,仅仅是两种价值观不兼容。
6、我和你不一样的地方,仅在这一件事上就可见一斑。我在柏林前后呆了十二年,你能感受到的我都感受了,你是想到了就做,该拿的拿该放的放,自性作为不昧因果。我呢?就在那里参哪参哪,没完没了,越想活个明白就越不明白,一直参到了死胡同里出不来,就蹲在墙根打瞌睡。
7、你沿着出国的感受往下参,跟着就参到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落后?你必然从现象参到制度、参到文化,因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挺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第一,这不是咱们可以操心的问题,是拿了这个薪水、享受这个阶层既得利益的人应该操心的问题。
第二,改革和转变观念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改革和转变观念不能脱离国情和国民素质,这不是谁一着急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时间。
要是我就参到头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好好打算自己的生活。
我就又回到起初的问题上了,中国为什么落后?然后又是一轮现象、制度和文化,然后又落到中国需要时间,就像一个永远走不出去的圆。所以说我不如你,我还在思索的圈子里晃悠,不该作为的不作为就是作为,能活个明白就不错了。”
手里空空的,拿什么端呢
一是大方,别跟没见过世面似的;二是热情,但也别过分了,别让人觉得咱非要巴结谁;三是脑子多根弦,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多嘴的别多嘴。
8、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基础、有兴趣。
9、人从根本上要面对两个问题:一、生存,得活下来。二、是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在大多数人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们要面对的就是第二个问题了,但很多人没有搞清楚,所以因为“阶级固化”这个伪命题而焦虑。
10、回到阶级固化,其实不管自己的起点是什么,不管当下的环境,一个人若是想活得舒服,只要知足就好,若要再进一步,那就需要既忍人所不忍,还需要能人所不能,就这么简单,但即使做到了这些,又抓住了客观的规律,也还要有一颗随缘惜缘不攀缘的阔达,毕竟成败之间还是有其本质的随机性的。只是由于当下自媒体的回声室效应,才使得那些无病呻吟被听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