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6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10:07 被阅读0次

卷十一(二一) 【原书卷十一·三二】

张南垣以画法垒石,见者疑为神工。吴梅村、黄梨洲皆为之传,载文集中。太仓蓠薋园,为王麟洲奉常别业;园中假山,南垣遗制。后归弁山尚书,为奉母地,更名静逸园。毕太夫人《秋日闲居诗》题五律云:“胜迹留城市,幽居得小园。吾生澹相寄,往事漫追论。人忆乌衣旧,名怜香草存。只今耽静逸,秋景满丘樊。”“字摹王内史,诗爱郑都官。石色青书幌,花阴冷画阑。池鱼一二寸,庭竹两三竿。于此端居好,身闲梦亦安。”“地迥人稀到,风清暑罢侵。竹帘香细细,桐阁绿愔愔。隐几时看画,安弦静谱琴。夜凉明月上,扫石坐深林。”“小花枝密,廊深书舍藏。有时翻秘帙,随意坐匡床。诗遇前春稿,炉凝隔夜香。庭前蹲石丈,亲见历沧桑。”

张涟,(1587—1673),中国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擅长叠山。字(或号)南垣。松江华亭人,后迁嘉兴,又称嘉兴人。少时学画,善绘人像,兼工山水,以山水画意造园叠山。活动于大江南北50余年,所造园林甚多。最著名的有松江李逢申横云山庄,嘉兴吴昌时竹亭湖墅,朱茂时鹤洲草堂,太仓王时敏乐郊园、南园和西田,吴伟业梅村,钱增天藻园,常熟钱谦益拂水山庄,吴县席本桢东园,嘉定赵洪范南园,金坛虞大复豫园等。康熙《嘉兴县志》记载张涟善叠假山,“旧以高架叠缀为工,不喜见土,涟一变旧模,穿深复冈,因形布置,土石相间,颇得真趣。”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黄宗羲,(1610—1695),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蓠薋园,明末清初,王世贞在服父丧期间主持修建的私家园林。位于太仓。建成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王世贞有《离薋园记》。院名“离薋”,出自《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袁枚记录为“蓠薋园”,原因不详。

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别号麟州,时称少美,汉族,明苏州府太仓人(今江苏太仓)。嘉靖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之弟,好学善诗文,著述颇富,而才气名声亚于其兄。

毕沅,(1730年—1797年),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弇山。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状元。清代著名学者。

张藻,约活动于清雍正至乾隆(1723--1795)年间。字于湘,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人。镇洋毕礼室,尚书毕沅之母,能诗词,学术渊纯。著有《培远堂诗集》。

丘樊,指园圃;乡村。亦指隐居之处。南朝·宋·谢庄《月赋》:“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

王内史,即王羲之。《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羲之既拜护军, 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内史便是晋代王羲之,又可称作王右军。唐•溫庭筠《法云寺双桧》:“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唐•韩栩《送王侍榔赴江西兼寄李袁州》:“温城诗赠鱼司马,汝水人逢王右军。”

郑都官,即郑谷。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亦指书房。南朝•梁•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犹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画阑,即“画栏”。有画饰的栏杆。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宋•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叹画阑玉砌都换,才始有缘重见。”元•周权《莫春》诗:“盘篆香销空院寂,秋千影阁画阑欹。”

隐几,席坐时代的重要家具,它又称作凭几,或单名曰几,曰机。隐与凭,这里都是依倚的意思。隐几的历史很悠久,《诗》《书》《左传》《周礼》《孟子》《庄子》,都曾提到它,其多为年长及尊者而设。可以说,隐几是席坐时代的一件重要家具,它可用来缓解久坐的疲劳,这是实用的一面;而其设与不设,倚与不倚,又有着若干礼仪的内容。唐是高坐具开始发达的时代,至于两宋,椅子的使用就更为普遍,品类也更多。但待客坐椅,家居坐榻,似乎仍是长期保留的一种习俗。作为席坐时代的一件重要家具,从三代到近古,隐几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却始终未从生活中消失,并且时时作为一种雅尚而与高坐具并存。明清诗歌绘画中的隐几,虽未必都是现实生活的实录,但这爱赏之风的不衰,却足以表明它在文人理想和生活中持久的生命力,这当然源自其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黑漆凭几  安徽马鞍山市三国吴朱然墓出土

磴,释义:1、石头台阶。2、量词。用于台阶或楼梯的层级:那楼梯有八磴。

匡床,安适的床。一说方正的床。《商君书·画策》:“人主处匡牀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另,牀,指可以坐卧的榻。而床,则是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琴床、墨床。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井床、河床。两字非一个意思,也不是繁体简体之分。

石丈,奇石的代称。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米芾诙谐好奇……知无为军 ,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 清•诸九鼎 《石谱·墨竹石》:“既对此君,复近石丈。热客莫来,与尔霄壤。”清•查慎行《卢肇宅石笋一株犹存相传唐时故物也》诗:“地以名流著,人探古迹来。便应呼石丈,幸不中碑材。”丈,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丈人(a.古代对老人的尊称;b.岳父。“人”均读轻声)。老丈。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张南垣从小有绘画天赋,师从董其昌学画,十分刻苦,每天日夕临摹点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未及三年,学艺初成,信手绘画,已有几分其师之风。绘画的功底,为张南垣日后的叠石造园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将画理融于园治,往往每置一景,常常别出心裁,结果巧夺天工,宛如山水图画一般,从此声名鹊起,事迹被列入《清史稿》。太仓离薋园,出自其手。虽今已不存,但透过毕太夫人的《秋日闲居诗》,还可感受到园中幽静典雅之风貌。毕太夫人出身名门,幼承家学,天资聪颖,工诗,有《培远堂诗集》传世。袁枚多次称赞毕太夫人诗作,以致引来郑板桥等人怒骂,此文坛公案,至今尚无定论。不过,一般人估计都没有读过毕太夫人诗作,只是习惯性地认为,母凭子贵,她因为有了一个状元儿子,便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别人也趋炎附势,鼓吹帮闲。今天读过本条诗话,仅从这几首五律可知,毕太夫人绝非徒有虚名。评论诗人诗作,还应该从其作品本身入手,切不可简单地从人物地位、财富、事迹切入,并因此打上预先框定的标签。带着预定的标签看作品,一定会偏离原意,解读失真。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随园诗话》(360)

    卷十一(二一) 【原书卷十一·三二】张南垣以画法垒石,见者疑为神工。吴梅村、黄梨洲皆为之传,载文集中。太仓蓠薋园,...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60)

    【原书补遗卷十·一八】离随园数武,地名小桃源,有东岳道院羽士徐景仙直青,颇爱吟咏。《溪上》云:“野塘深柳夕阳斜,断...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6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qf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