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写道宝玉、袭人、晴雯,三人吵过架之后,宝玉坐在床上,袭人和晴雯在旁边站着,各自哭着、各自感怀各自的伤悲。晴雯这时正想说点什么,却看见林黛玉进了屋子,于是就直接“出去了”。
之前描写晴雯和宝玉、袭人互怼这一段时,曹师一直在采用上帝视角。
关于视角,这里有一段小插曲。
萧遥最近读书的时候,一直都对频频出现的“林黛玉”三个字比较意外。
通过阅读【周按】,萧遥知道周汝昌老先生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他在周按里针对《红楼梦》中多处使用“林黛玉”的全名,却很少用“薛宝钗”全名这个问题,给出了出了自己的答案:林黛玉是外人,所以书中提到她必须要用全名;薛宝钗不是外人,所以只用“宝钗”这两个字,以示区别。
看到周老这个结论的时候,萧遥心里就有点纳闷:林黛玉如果是外人的话,那薛宝钗为什么不是外人?难道就因为后来跟宝玉成了亲?可现在只是第三十一回,这事儿才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而已,宝钗怎么就能是“一家人”呢?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萧遥重新快速翻看了前面已经读过的章节,重点检查曹师对“林黛玉”和“黛玉”,“薛宝钗”和“宝钗”的使用。
检查发现,曹师使用“林黛玉”和“黛玉”、“薛宝钗”和“宝钗”的频度和次数,大致相仿,跟黛玉和宝钗在文中的出现次数成正比。文中不仅有“林黛玉”,同样有大量的“薛宝钗”。
从翻看结果来说,《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名字的使用方面,并不支持周老先生所臆测的结论。所谓“一家人”才使用“宝钗”而不用“薛宝钗”的猜测不成立。
在萧遥看来,书中出现“林黛玉”和“薛宝钗”等全名时,都是曹师使用上帝视角的时刻。视角切换回贾府中各位主人时,则根据亲疏关系,关系近的,都称“黛玉”、“宝钗”,关系远的,称“林黛玉”、“薛宝钗”。下人们,则统称全名。
因此,晴雯同学哭着想说话的时候,看到“林黛玉”来了,就赶紧下去了。
黛玉出现,故事进入第三十一回第四个场景:黛玉笑“数”和尚。这一场景同样归入贾府气运线。
黛玉刚一进屋,就发现屋子里一片凌乱,几个人都在抹眼泪,就知道又有人吵架了。
曹师笔下,黛玉如神仙妹妹,冰雪聪明,古怪精灵。一露面立刻说了一句话:“大节下怎么了?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句话,说得宝玉和袭人“嗤的”一声,破涕为笑。
曹师为增强效果,特意又安排黛玉上前与袭人闹做一处: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们两个拌了嘴,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 袭人赶紧推黛玉,说“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家,姑娘只是混说。”黛玉不依不饶,“你说你是个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赤子之情,清晰可鉴。
宝玉也赶紧上前解释:“你何苦来,替他招骂名儿。”
正主儿袭人也赶紧表态:说“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这一口气不来,死了到也罢了。”
黛玉毫不放松,继续打趣,“你死了,别人不知怎样,我先就哭死了。”
宝玉听见袭人这句话,就笑着说:“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袭人有些害臊,笑道“你老实些吧,何苦来还说这些话。”
黛玉听见宝玉和袭人这么说,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宝玉听见,也只能作罢。
这个场景非常简单,曹师在全书这个位置安排这个场景的主要意图,还是为了承启转折。
平心而论,这一回黛玉的出现,似乎也有些刻意。好在潇湘馆和怡红院之间,一直过往甚密,黛玉也时不时地过来串门。今天三人互怼完毕、正不知如何收场的时间节点上,黛玉突然来访,虽不至于太突兀,但还是会有些意外。
从技巧上来说,这种手法正是曹师在《红楼梦》创作中多次使用、功力已臻化境的“避繁就简”技巧。由黛玉出场,化解三人互相尴尬,难以收场的窘境。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场景曹师明明是要取巧,却偏偏还用“晴雯在傍哭着,方欲说话”起头,就是告诉读者,我没有怕麻烦,我有内容要写,只不过,“黛玉”来了。这种类似的文字游戏,在《红》书前三十回中很常见。这也是一种追求行文完美到了极致的偏执表现。
在萧遥看来,这一个场景中,曹师安排黛玉出现的任务有三个:
一是做好吵架的善后事宜,打扫清理“战场”,平息情绪,让大家各就各位,以正常的心态,回到生活原本的位置上去。
二是突出袭人在宝二爷心目中的分量,不惜让黛玉一口一个嫂子地开玩笑,让宝玉说出“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三是刻画黛玉的俏皮。在这一个场景中,曹师用极简的文字,重点描画黛玉纯真磊落、俏皮可爱的真性情,与以往爱哭、落寞形成鲜明对比,黛玉的形象因而更加丰满。
上 一 篇 | 目 录 | 下 一 篇 |
---|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