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取悦”

作者: 扣舷而歌 | 来源:发表于2021-03-04 17:43 被阅读0次

          看到一篇很长的文章,细述了在京城天子脚下,一些贵族名流(主要是文化圈)显赫的家族历史。指出,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世袭的资源。别人付出千辛万苦都不一定能得到的,人家轻而易举就盆满钵满。高晓松就不无骄傲的说过:在我们家,研究生不过是个文盲。

                                           

          这篇长文看得人头晕眼花,因为罗列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看看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简直叫人绝望。 他们的优越感是天然的。文章里说了个小段子:当听说张艺谋的电影获得大奖的时候,陈凯歌坐在马桶上一撇嘴:张艺谋?不就是那个给我摄影的嘛。

          段子是段子,真实性存疑。但那种语气所透露出信息,您品,您仔细品。

          当然,也有不同的个例,比方说被讥笑为“冯裤子”的著名导演冯小刚先生,他的家族虽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但相对于那些大家子弟,却显得寒酸多了。那么,他成功靠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了,是冯导的天分加上后天的努力呗!

          言之有理。因为这符合一般人心中的成功定律:成功=百分之一的天分+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天分的含量有,但相对较小;努力才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条件。

          这话很好,它激励我们普通人,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 是啊,人要是不努力,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混吃等死的想法决不可有。如果都混吃等死,那国家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

          但人家冯导很实在,他总结的成功经验却并非如此,他说:自己出身小市民家庭,要想成名成腕儿,不得不违背一些内心想法去取悦他人(大意)。至于“取悦”的表述,他的原话是:(能否成功)“还是取决于你取悦别人的程度”。 冯导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出生在龙凤之家,那么,努力去干是必要的。但蛮干不如巧干,方法要正确,否则就会不得其门而入。而他的方法是:要取悦别人,虽然还不得不违背内心。

                                           

          取悦别人,是一种能力。人天然是喜欢被戴高帽子的,谁不高兴别人奉承讨好呢?而奉承讨好那些掌握资源的人,也就等于得到了资源的青睐,就有可能走上成功的捷径。

          问题是,人都喜欢别人奉承讨好,但多数都不喜欢向别人奉承讨好,因为那会伤害自尊。——“凭什么呀”?有种教育不是说,人人生来平等吗?如果我一味讨好你,那岂不是承认低你一等?承认低人一等,实际上也就是冯导所说的,“违背内心”。即便心里在骂娘,嘴上还得甜言蜜语逗对方开心,这是种痛苦的体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

          幸亏冯导天生就是导演和演戏的材料,他挖空心思讨好贵人的种种行为显得那么自然和“发自内心”。在电影的拍摄方法上,他更是断然放弃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采取了让二老(老板、老百姓)都满意的手法。既让老板们(您懂得)感到高兴,又插科打诨的让普通老百姓快乐,安安全全的赚钱,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而随着手法的成熟和时间的推移,他已经习惯于这种人生态度和做事方式,恐怕早就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了。

          当然,这种对于“取悦”的理解,多少有些片面。前头说了,取悦别人,是一种能力。会取悦别人的人,属于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说话办事,能叫周围的人,感觉舒服愉悦,人际关系一定错不了。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能做成事情的前提。否则,不看环境,不顾别人感受,直来直去,话里带刺,语中带气,甚至“一句话能把人给逼到墙角上”,这人一定到处被排斥,被边缘化,再大的本事,也不能够成事儿。

          而这种“取悦”,我们应该有限度的提倡。之所以说有限度,就是因为如果突破了限度,会变成冯导口中所描述的“取悦”。当然,如果您乐意,那么我敢保证,您的人生,会如一句歌词所唱的那样“从此与众不同——”

          前者“取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备素质。人都需要朋友,而朋友,一定是属于那种会相互“取悦”的人。朋友们在一起谈天说地,聊一聊共同的爱好和志向固然必要;另外一点,就是相互“吹捧”一下。对于朋友所取得的成就,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充分肯定,以建立对方的信心,鼓励其继续前进。这是一种善意的“吹捧”。而朋友呢,心中高兴,自然愿意和对方长久朋友下去。反之,如果你执意要做一名“诤友”,动不动就直言不讳的批评人家,除非这种态度正合对方的口味,或者恰好对方是一个“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的人。否则,“朋友”的保质期很短,用不了多久,“友谊的小船”就翻啦,拜拜了您呐!

          “诤友”可当,但一定要谨慎,必须因人而异。

          而朋友,一定是身份地位兴趣爱好都差不多的人。所以有话这样说:你的收入,等于你身边最好的五个人收入的平均数。因为“人以群分”,大抵你是什么样子的人,有多少财富,看看你的好朋友就知道了。

          一哥们很自豪告诉我,他前些日子认识了一个朋友,对方家财万贯,住豪宅开名车戴名表吃大餐,身边左拥右抱皆美女,动不动就世界各地游山玩水疯狂购物。 哥们的表情,夸张得很,俨然自己就是那个富豪了。

          我说,你仔细考虑一下,那真是你的“朋友”吗?

          哥们想想后,老实承认:嗯,口头上而已,内心里,真不是咱们这种关系哩。

          短暂的交往是可以的,时间一长,社会地位不对等的人,一定会发生价值观的冲突。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必然会让一方产生自卑心理,不由自主的走上“违背内心”、“取悦”对方的路子。而这时候的“吹捧”就难免有酸臭和肉麻之感,能忍受这种酸臭和肉麻的,非一般人也。正如各位所知,并非人人都是冯小刚。

          我所看到的这篇文章的意思,我猜可能是表达现实社会中,阶层是如何固化和固化到了什么程度。但我觉得,其透露出来的更为重要的关键词是:取悦。

          不会“取悦”别人,就不能成功。这个结论不免叫人灰心丧气。难道因此就绝望认命了不成? 阶层固化是社会痼疾,需要大智慧的先生们设计方案去解决。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混吃等死,因为“冯裤子”之类的人物是一定会出现,虽然概率微乎其微。即便不屑于“冯裤子”的“取悦”秘方,不愿意qiangjian自己的自尊,那么,费上吃奶的力气折腾一番,“咸鱼翻身”的可能性也还是有的,起码不枉作为一个人,来世上走过一遭吧。不是还有句话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理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不努力,连万一也不会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取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vk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