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在年初制定了看50本书的计划。
听说你买了本最近炒得很火的畅销书。
听说你读的书大多数用2小时就看完了。
关于读书,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方式,但如果一味追求快速阅读、跟潮流、没计划没执行的“假大空”式读书,那还不如认真读懂一本书。
假——假装看过很多书
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管我们能否达到总理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应该为自己而读书。
最近几年,读书掀起一股热潮,蔚然成风,各种读书会、写作平台、读书达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本该是好事,无奈很多人把读书当做标榜自己才高八斗的证明,当做努力奋斗的标签。
假装看过很多书,这种做法的深层原因是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毁了读书本质。读书本应为自己而读,而非为了证明自己很努力,证明自己学富五车,证明自己可以在他人面前趾高气扬,最后可能只落下一个“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名声。
假装看过很多书,努力地看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掩饰自己的懒惰,让自己拥有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有了这个理由,就可以在其他事情上放纵自己。比如说我今天看书了,那奖励一下自己到一盘游戏,这样就减轻了负罪感,却不知道自己的自控力出问题了,陷入了“道德许可效应”。
买了很多书翻两下,不叫读书;走马观花看完了全书,也不叫读书,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说“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实际上,他们没理解书中的那些道理,要过好一生当然难了。归根结底,大多数人假装读书的人都很懒,很多简单概念,都不愿意刻意理解,去深究。
记得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自欺欺人是成长中最大的障碍。我们读书不是为了世俗的眼光。如果说为自己读书就只是为了假装看过很多书,那就悲哀了。
大——只设定宏大目标
很多人看到别人说自己一年要看完多少本书,内心充满了焦虑,于是总有人热血澎湃地立下宏大的读书目标——今年我要看完50本书。
且慢!别着急设定目标,先确认自己想要什么,想清楚在阅读中得到什么,再考虑读书目标。一般来说,读书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为了消遣时间,二是为了自我成长。消遣时间不多谈,关于自我成长,又可以拆分为“工作/学习技能成长”、“心理需求成长”,前者会让你知道阅读和工作学习相关的书本,后者让你知道阅读缓解心情、提升自我修养的书本。只有步步为营,才能找到内心的真实想法。原来,我们内心焦急的不是读书数量少,而是我们害怕没有成长,害怕成长不够快而被他人淘汰。
想清楚读书的内心动机,我们再谈论目标。关于目标的设定,SMART目标管理已经讲得很清楚,无需作过多解释。
我们制定营销目标和计划前,需要衡量两样东西,一个是资源,另一个是可执行性。读书目标也是如此。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阅读难度。时间多,自然可以多读书,目标自然可以定高点,如果阅读领域都是专业领域,更侧重于深度学习,那就没必要按量来定制目标。比如我有朋友专看古代文学,他深知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所以他不会定一些“今年要阅读多少本书”的计划。
一口吃不成胖子,读书也是如此,适合自己的目标才是最好的。
空——只有空泛的计划,却没有自控力
下班了,我经常掏出手机,微信、微博、头条……上面的文章,占据了许多时间。
时间是稍纵即逝的金子,一不留神就从指尖滑走。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注意力被现代社会切割得支离破碎,所以大多数人崇尚快餐文学,也习惯了快餐式阅读,所以好好读书都成了一种奢望。
如果没有好的计划和自控力,是无法实现定下的读书目标,哪怕是随口说。关于如何做计划,有兴趣可以参考我在一月写的文章。
除了计划,另外我们需要强大的自控力实现读书计划。当初不主张制定一个“假大空”目标,也是有利于顺利完成读书计划。很多人一开始定了一个很大的目标,结果没做多久,发现落下太多,后面就没有动力继续阅读了。读书和减肥一样(我是瘦子,其实没资格讲减肥……希望不会拉仇恨),如果你设定一年阅读50本书,你在前两个月因为各种原因只完成了2本书,其中的落差感,会让你丧失继续阅读的动力。
下面有一些我尝试过的方法,可以让你更有动力坚持阅读。
(1)长目标再拆解,引入阶段KPI考核。
我们制定了一年的计划,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总是高估短期效益,低估长期效益。读书这件事,一旦短期内没有执行计划,或者没有看到好处,我们的动力就会大幅下降,但如果把长期目标拆分,比如12个月拆成1个月,把全年的阅读目标下方到每个月里面,同时设置KPI指标,这样有利于我们坚持阅读。比如一年阅读50本书,那么一个月阅读4本,从0到50,让我们有畏惧感,但是0到4,就容易得多。
(2)提供奖励或惩罚
给每个阶段的自己一个奖励或惩罚。具体是什么奖励,这个奖励必须是你非常想要的。比如说我想要吃一顿汉堡包,那这个月先忍着,等到完成阅读目标后再履行承诺。惩罚的方式也是一样,选择你最不想损失的东西,比如钱,一旦没完成就要给朋友发红包。这两个方式都属于外部手段,不建议强制性使用,如果你内心没有动力阅读,这些外部手段对你也是无济于事。
(3)创造阅读仪式感。
关于仪式感,也是各大读书组织做得做多的事情。比如说打卡、共读。仪式感的背后,是用强大的承诺驱动你的行为。比方说每天打卡,把你的阅读感想或者好内容分享出来,设置关卡。一旦我们坚持打卡后,从第一天到第二天,越往后面,其沉没成本越大。比方说21天打卡计划,你连续打卡20天了,第21天因为太忙,很可能打不上卡,但你一定不会放弃,因为此时放弃从头再来的代价太高。
(4)引入外部监督
很简单,如果自己搞不定,找一个监督人,结合奖励或惩罚方式,让人监督你、鞭笞你前进。只是这种方式更多依赖于外界力量,我更希望人有内在动力阅读。
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做法,每位大咖都有自己一套方式,不要盲目崇拜,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
很多人没有时间看书,却有时间打王者荣耀。
很多人没有时间看书,却有时间煲电视剧。
很多人没有时间看书,却有时间去嘲笑读书人。
世界读书日,读书不止一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写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