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到人间的烟火味》

作者: 索真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17:08 被阅读0次

                        索真

丽日盛夏的六月,穿行于回辉登的村街巷尾,田间地头恍如仙境,令人心驰神往。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涌涌荡荡;望不尽的顷千绿色,万紫碧光。大地的风景如此这般,碧绿田野,映衬着蔚蓝色的天空,绿树成荫掩映乡村的诗情。

这一天因公务,我来到巍山回辉登村。我于回辉登村既熟悉又陌生,以前多次到过,滇西北这个回族人口最集中的自然村,也就匆匆忙忙一别而过。蔚蓝色的天空,格外碧净,软绵绵的白云,来去自如,不停的切换她的姿态。天空下那红土青瓦马头墙,窗棂老井、老树中庭、深巷青石路沟靳出回村迷人而深邃的画面。回族老人在凝视远方的街景或许他在回想老一辈的辉煌。在村间街道慢行中,远处从巷道深处传来,“吱嘎、吱嘎”的机器声。在车水马龙,喧嚣扰攘的城市很难听到这种纯粹的声音,此刻我内心莫名地涌动,似乎感觉到时间隧道的穿越。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替代人工,传统的面条机,由电机传动带动齿轮啮合奏鸣的回声节奏,机器传动响声有节奏的从一座老院子里传来。在数码时代,互联互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还能有老工业时代的机器转动,实则有些好奇。沿着机器声音传播的方向,我怀惴探秘的好奇穿进古街深巷,找到了“老手艺清真面条加工作坊”。踏进老院子大门,四合院的老宅天井里挂满银丝般的机器面,宛如垂帘一层一层,面条在尽情吸收阳光晾晒的精气,刚挂上晾架的面条如梳般摆动着,有若是少女曼妙的身段翩翩起舞。晾干的面条有些许脆弱了,抓不好就会散落、折断。收面、晾面是有经验的体力活。看着满院子的机器面条在阳光的透视下摆动着,我的思绪已沉醉在眼前的画面中。只听到:“请喝杯茶。”我才回过神来,一位身穿白大褂,头戴黑色面纱的回族女子,已经把一盅洁白细瓷茶杯送到我面前,茶盅盛满的香茶还冒着热气。回族素来爱客,尤其是回辉登回族,不管是什么人,进到家门都是客。主人都要敬茶,端上果盘,热情招待。在一杯茶、一盘果碟、一句热情招呼,不管天南地北的陌生人,与对方之间戒备瞬间化解。回族人家热情好客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们代代传承的文明家风。

喝了一盅香茶!跟随主人来到东厢房,一台上世纪的面条机器,在电机传动伴随齿轮啮合,有节奏转动。这种机器与人力的熟练配合,已经逐步被智能化流水线所替代,这样人机配合叙写的产业史,也将会是变成我们记忆的留存在。

走出老院子,我一条巷一条巷的梳理,寻找值得记忆的镜头。

我很喜欢找老人攀谈,老人们经过岁月的淘洗,留住了记忆的故事,至少他们能知道身边的过往,那些年的事。

在一道老大门前,我看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倚在门边,目光盯瞩着过往的行人。老人的探目是要等到视角前影像消失,才变换视角。在他的内心这种瞩目就是一种愉悦,从老人身傍走过的小孩,都很礼貌的要叫他一声:“阿巴、公公”这时候老人嘴角翘起的微笑,是那么的自然和真实。我走近老人,与他道色兰了。老人家热情地与我交谈,老人向我介绍了他家老宅的来历。听了老人简单介绍,再抬头看那一道弥漫着古典韵味的清式大门,内心油然升起一种敬佩之情。大门的典雅及其内藏的文化韵味,是值得我细细品味,我那种少不更事的好奇心又萌发起来了,不经老人邀请径直就往他们家老院子里窜。走进大门,通过余三丈深门楼通道,便到前院小天井,小天井进门左侧是一堵照壁,斑驳的墙体竖向写着“世守清真”四个擘窠大字,照壁是有些破败了,四个大字依然耀眼。小天井的右侧是一排对穿平房,穿过平房就到正房内院,内院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西北角有一口井,青石斫成的井圈,厚实而有着沧桑的年代感。井圈高约70公分,内径约50公分,在空荡荡的天井,树荫下这厚实的井圈格外显眼,强烈的视角冲击,我俯下身仔细观摩这具有年代感的石斫作品。惊叹于中国传统石砟工艺,一个井圈六面雕刻,涵盖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吉祥符号,传统文化的书法、绘画。这样的文化信息同样存在于居家建筑中的门窗、梁枋、屋脊、柱础以及家具、照壁、水井。这种文化内容的装饰延伸也彰显了主人的价值取向,文化审美情趣。这样的建筑装饰大量存在于大理地区的民居建筑中,自从回族根植于故乡这块热土,他们不仅在宗教信仰活动中留存了固有的波斯语、阿拉伯语文化记忆,同时更他们钟爱着自己的母语文化,吸收着中华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精粹。不断运用汉语言文化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信仰追求,这也就是和谐回村的烟火气息、文化馥郁心灵寄托。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老人的身份。老人家同原大理州第一届人民政府副州长朱嘉祥是裔胞兄弟,我参观的老院子就是大理州第一任副州长朱嘉祥的故居。悠悠岁月,故人斯已去,留下了些许记忆。朱嘉祥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回族干部,朱老青少年时期接受系统的国民教育,曾就读于巍山一中和国立大理师范,1949年3月参加革命,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时当任人民政府副州长,朱老一生忠于革命事业,忠于党,挚爱家乡人民,在工作岗位奋斗近40年直至光荣退休。老人身上同样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在交谈中发现老人讲话的语气很坚定,思维很敏捷,对年少时经历过的往事依然那么清晰,娓娓道来。

回辉登村是滇西北地区最大的回族自然村,回族是一个以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回族天然对文化赓续、教育有着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民族性中蕴含着信仰的文化基因,每一个新生儿从生命的孕育成形开始就接受着文化的洗礼。回辉登村同每个中国回族的村落一样,文化信仰浸润着他们的心灵,世俗间的生活礼节,言行举止都透出一股和和美好,敬爱他人的馥郁浓情。回辉登先辈们极其注重教育传承,人人紧抓传承绳索,教育蔚然成风。由于有教育的栽培,耕读传家的传承,五十年代的中国,在一个边远的民族村,也才能培养出一个个为民服务的民族好干部。

回辉登村在滇西北是一个典型的和谐回村,经商、教化、清洁是支撑全村延伸发展的内生力量。回辉登村人一代一代继承祖辈的衣钵,百业并举,重商兴农,不畏艰辛走出村子,走出大山,驮铃声声,悠悠古道留下了回辉登村人创业发家的深刻记忆。勤劳勇敢,脑筋活泛,勇于探索实为是回辉登村人的一种性格特征。他们勇于创新尝试的冒险精神,在我走进村子,还是能找到这些信息痕迹,整个村子从十字街向四方延伸都能寻找到,上世纪初手工百业兴盛的遗迹。上世纪初,回辉登村马帮云集,大小马帮35家,来回穿梭在滇西北的崇山峻岭,他们驮回了发家兴业的财富,也联通了村子与外界的信息,带回了手工业蓬勃兴旺。由此,三十年代,在滇西北的大山深处,一个小山村出现了织布印染业、皮革加工、粮食加工、机制面压轧、手工刺绣,百业兴盛。传统上回族一般从事于勤行业,屠宰饲养业。在回辉登村清真小吃特别丰富,村中家家会做各种甜咸、酸辣小吃,而且百家有百味,如此珍馐美味是村里的一张靓丽明片。

“回绣”是回辉登回族女子世代传承的针线活,回绣吸纳了巍山彝族、汉族刺绣传统手法的表现形式,以及民俗色彩元素,加上回族绣娘一代一代创新,加入自己民族文化的审美元素,在时间岁月中不断沉淀形成了今天的“回绣”。回辉登回绣,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回族绣娘突破自我,逐步走出闺房和宅院,从过去的回族女红,针线活,如今登上了艺术殿堂,被认定为云南省“非遗传承代表性项目”,同时也是回族妇女自食其力,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我认识的一位绣娘,她从小跟祖母学女红刺绣,祖孙俩在房檐下,在天井的老树下,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飞针走线,经纬穿梭,绣出了祖母家风传承的希望,绣出了她对回绣挚爱的热情,绣出了祖孙俩心心相映的情感故事。如今她有了自已的绣房,并被认定为云南省回绣非遗传承人之一。作为大理州云岭技能工匠,专家人才,带着她对民族姊妹的真挚热情,走出回村,用她那带着温度的绣手,进彝乡串村寨,给各民族姊妹传送刺绣技艺术。用爱的情怀,用灵动的巧手传递民族团结姐妹情。

应该说和谐、团结、友爱,劬劳孝贤,耕读传家是回辉登赓续永传的家风传承,文化底色。

在村子中心的十字街,我看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街面上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小媳妇手牵手,领着两个乖乖囡,母女携游,在小吃摊前,早点铺里,享受着齿颊留香的美味,其乐融融,淡定从容。这是和谐回村映入眼帘的画面剪影,是时下快节奏城市生活所缺失,在慢慢褪去的乡村烟火味。内心情感在升华,暖暖的爱意从心间溢到笔尖,抓起一张餐纸写下这样几句诗句:歌声破空白云天,老井映月有谪仙。白发翁公倚门看,马蹄声碎古道边。宣礼高扬静心宁,和顺和谐朴厚虔。劬劳孝贤忠恕悌,回绣女红彝乡延。耕读传家守世真,孙衍赓续一脉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到人间的烟火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cb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