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员外途穷忏悔》是《警世通言》其中一篇故事,讲的是元朝天顺年间苏州一个叫做桂富五的农夫,不甘自给自足,轻信他人言从商可以快速致富,结果盲目投资以致倾家荡产,桂富五的妻儿田产尽皆被人设局侵吞,因一时想不开,打算在虎丘山的剑池边跳水自尽。
但是桂富五命不该绝,遇上了中年得子志得意满前来水月观音殿还愿的财主施济,施济为人菩萨心肠,施恩不图报,当即慷慨解囊,助桂富五赎回妻儿,本着好人做到底的优良传统,又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送了一处桑枣园给桂富五一家人做为住宅地,怕桂家无以为生,又送了十亩田地。
桂富五先是感动到在观音座前发誓来生愿效犬马之劳,后面又说要送一个儿子给施公为奴。施济说我把你当做朋友,朋友之间谈什么回报呢。
结果好人没有好报,八年后施济居然一病不痊,直接挂了。因为施济是其老父五十多岁以后所出,也算是娇生惯养,虽然没有恃财傲物吃喝嫖赌的坏毛病,但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总之是有弊病的,施济一惯大手大脚花钱,做善事不求回报,他却不会理财,家道中落那是迟早的事。
施济的老父早已料到结果,他生前在自家的前院后院埋下了不少的金银,都是为施济预留的,可惜没来得及跟后人说明就驾鹤西归了。居然其中一处埋下的宝藏便宜了桂富五夫妇,被桂富五夫妇无意之中发掘出来,偷偷的在外地置买田产,实现了暴富的梦想。
然后桂富五夫妇在施济死后拣一个借口说是施家如今只剩下孤儿寡母,不好意思再像之前一般打搅,一家人只能到别的地方漂流了,说的好像很惨一样,问题是桂富五这么多年财不露富,别人也不知道事实如何呀,还苦做挽留呢。哪里知道桂富五一家是到另外一处享福呀。
这桂富五暴富之后,不但忘了昔日的誓言,不想着报恩,本身当年欠施家的钱还想要赖账。
施济的后人施还在知道桂富五发达了之后大老远地跑来要债,所以说人穷志短啊,原本施济是不指望桂富五还钱的,问题是他儿子施还现在孤儿寡母一日三餐难以为继啊,得亏施济的同窗好友一个叫做支德的同情同学的遭遇,愿意将女儿下嫁给施还,但是支德是个清廉的小官,也仅能保施还娘俩有吃有住而已。
桂富五在发达了之后改名叫做桂迁,他听从老婆的建议,假装忘记了之前的发生的一切,明明欠施还的父亲三百两银子,却只肯以二十两银子打发那一对孤儿寡母。因为没有借款凭据,给二十两银子都是做个好人施舍对方的。
然后施还穷到要变卖祖屋,鬼使神差,居然在祖父的卧房天花板上面发现了一个小匣子,内有账簿记载藏银所在以及藏银数量。结果祖屋自然收归,家道亦重铸辉煌。
而可怜的桂富五(桂迁)则是又犯了老毛病,他不肯小富即安,想要捐一个官来做,于是重蹈覆辙。因为轻信他人,再一次走上了倾家荡产的老路。这个其实也由不得他,因为当时局势不平,只富不贵,他根本就难以守住自己的财产。他想要捐一个官做,无非也是为了保全家业,贪念一起,正道无门可入,被骗也就难免了。
后面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桂富五的老婆桂夫人(孙大嫂)以及两个儿子都转世为施还家的狗,算是应了桂富五当年的誓言。
以前的话本小说真的是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生动活泼。这一篇故事里面有藏金,寻死,暴富,家道中落,掘金,轮回,报应等引人入胜的各种元素,尤其对于普通老百姓的行为描述的非常细微真切,情节转换自然,悬念十足,比现在的网络小说高明了不知道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