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佛说:“众生皆具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佛性、本来面目、心性等都指向同一个东西,它如如不动,一直就在,不是要等在到未来某个时间点才会出现,也不是从上师那里移植过来,上师能做的只是帮助你把背包里不必要的破烂什物都扔掉,直到裹在其中的如意宝珠露出来。
起初,米拉日巴尊者到马尔巴上师那里一心想求即身成佛的法门,他认为必有一种方法是“昼修昼成佛,夜修夜成佛”,能够像点金剂点石成金一样,把他从凡夫顷刻间变成佛,他以为上师必定会一口答应他的请求,但他错了,无论他做什么都得不到上师的肯定,除了打骂,上师连半句口诀也不传给他。就在他第一次因为失望而痛哭时,上师跟他说:“对法不能太夸张,不过据说你是一个精进的人,若能勤修我的诀窍,或许此生也能成佛。”并且安慰他:“如果你能按照上师的要求修建房子,就传你诀窍。”
当别人都去接受上师灌顶、传法时,他却忙着背土石建房子,,每次房屋即将竣工,上师都会将他一顿痛打,并且命令他重建个。他的背烂了,“法”的影子却依然看都看不到,这样日复一日,苦难、委屈、琐碎的劳作磨掉了他的傲慢和浮躁,也平息了他急于求成的冲动,他不再以为往昔的业障是随便说说就能清净的,也不再奢望即身成佛,他甚至放弃了继续求法的打算,准备一死了之,而就在这时,他和上师之间的障碍清除了,上师终于同意向他传法。上师说:“为了清除你的罪业,我叫你来建筑息、增、怀、诛的房屋,把你从灌顶的会座中赶出去,又做了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可你不起丝毫邪见,这表示将来你的弟子和法统学道时能具足信心、精进、智慧、慈悲等一切弟子应具的条件。修道之时,皆能于此生无大贪著哦,有忍苦精进修行的毅力,最后生起觉受证解,具足慈悲和加持,成为圆满具相的上师。”
佛陀的教言可以通过文字流传下来,而佛法的真谛只存在于上师心里,他的传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当你放下成见、伪装和打算,不再牵挂、焦虑和希求,你的心才真正敞开,只有到这时,你才有可能去接收上师一直在试图传给你的信息。
敞开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意味着淡化你我之间的界分,而我们的生活却建立在分别心上,整个人生似乎都耗费在分别这个、那个,好、坏,接受、拒绝上了。我们把事物与概念联系,把概念与情绪、态度联系。分别心是我们用孤立、分离的眼光看待事物,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结便在我们眼中消失了,所以我们很难以包容的心面对世界,而且相信自私就是利己。
有人不知道怎样印证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偏差,方法其实很简单:看看你的“自我”是否依然强大,你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的界分感是否依旧强烈。上师帮助我们弱化分别心,训练心的开放能力,有时候,他会采用激烈的手法,像帝落巴对待那诺巴那样,帝落巴以常人无法接受的方式,一次次想探底那诺巴心理承受力的极限,而那诺巴这位出色的弟子,一次次向上师证明他的心足够开放,他不愧为帝落巴法脉的继承者,在他的心与上师的心之间,沟通至为彻底。
我们认为自己相当开放,没有多少分别心,可上师吩咐我们去做什么,第一反应仍然是要判断,有时还会因为不认同而犹豫会拒绝,不是说我们不信任上师,而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习气,遇事一定要判断,稍有不顺就要反弹,问题就在这里。上师是我们决心恭敬、友善相对的人,对他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其他事会有什么反应可想而知。因此,上师让我们以他为对境,学习以开放、柔韧的心待人处事。“不违背上师的教言”,不是要树立上师的权威,而是培养我们平静接受一切际遇的能力。
从扭捏作态、浮想联翩,到落实到实处修行,上师不露痕迹地帮我们调整心态,随着修行的不断长进,我们与上师的情谊更加深厚温馨,面对上师,我们既有对佛陀的恭敬,也有对另一个生命的发乎真情的关爱。佛菩萨游舞人间,示现如凡夫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这一切都大有深意。
法王如意宝圆寂后不久,有人问: “法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法王如意宝已得佛果,娑婆世界对他来说同极乐世界没有差别,但对我们凡夫来说,娑婆世界同极乐世界有天壤之别。法王如意宝为了引导我们,一生倡导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自己也示现往生西方净土,在法王如意宝的境界中,没有痛苦烦恼,但是在我们的境界中,法王的病痛、离去都是真的,我们不忍看见上师承受病痛的折磨,不舍的上师就这样离去,从此失去依怙,众生失去依怙,我们怎能不悲伤!
因为往昔的福报,我们才得以在今生见到自己的上师,然而这样的相逢很短暂。世人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上师虽然不像世间的父母那样需要我们养老送终,但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师教言修持佛法,尽自己所能让上师欢喜,对上师,愿我们不要留下太多遗憾。与上师相聚,时间并不多,上师在世间停留不是因为留恋,他是不忍离去,想着要帮我们了悟:我们的心和他的心一样其实已经在光明中。当我们逐渐敞开心扉,学会恭敬而亲密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与己、与人、与世界不再频发冲突,我们会明白这份单纯和坦白都是上师手把手教会我们的。
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事、物,哪怕是刚才拂面而过的清风,或是路边的一草一木,都带着上师的气息。在我们感知它们的开放、温柔的心中,有着上师引导我们一路走来的印迹,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上师的加持的确无所不在。愿我们时刻铭记上师三宝的功德,忆念上师三宝的恩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