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

作者: 丁家有女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4:24 被阅读0次

战国时期,许多小国都先后被大国吞并了,最后只剩下秦、楚、齐、赵、韩、魏、燕七个国家。七国之中,秦国的实力最强,它不断地派兵向邻国进攻,实行蚕食政策,扩大自己的疆土。

公元前275年,秦国派兵攻打魏国,一路上,秦军接连大胜,四年之间,攻下魏国的8座小城,斩杀20万军队,魏王吓得浑身发抖,不得不献出土地以换取和平,安宁的日子没过多久,秦国又开始进攻魏国。

魏王赶紧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大将段干子权魏王还像上次那样权魏王把南阳割让出去求和。

这时苏秦的弟弟苏代反对这个丧权辱国的提议,他去面见魏安僖王说:“不行,现在想升官的人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让想得到土地的人控制这官印,让升官的人掌管土地,如果魏国总是割让土地那么秦国的胃口就会越来越大。你想一下,想靠向秦国贿赂土地求得安宁,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没有烧完,火不会灭的。再加上柴只会让火越烧越旺。同样,地没有割完,秦国就不会停止进犯,魏国的地还会继续割让,直到割完为止。现在我们虽不能打败秦国,但可以联合其他的小国一起抗击秦国。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出路啊”。

但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告,仍然决定割地求和,以此摇尾乞怜,希冀换回一时苟安。果然就像苏代说的那样,秦国不断地攻打魏国,公元前225年,魏国还是被秦国灭掉了。

这里,苏代把秦国的野心比喻熊熊大火,而把魏国的土地比喻成干柴,他告诉魏王把土地送给秦国,就好像把干柴送进烈火,柴不烧尽,火是不会熄灭的。同样,地不送完,秦国是不会满足的。这样,平白增加了秦国的实力,增加了秦国今后进攻的资本。

后来,人们用抱薪救火比喻一个人处理问题不得当,结果形势发展和最初的愿望相违背,不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增添了许多新的困难。

相关文章

  • 抱薪救火

    战国时期,许多小国都先后被大国吞并了,最后只剩下秦、楚、齐、赵、韩、魏、燕七个国家。七国之中,秦国的实力最强,它不...

  • 抱薪救火

    战国末期,魏国总是受到秦国的军事骚扰。魏国的安厘王即位后,秦国更是变本加厉地接连进攻,魏国连连战败。 安厘王元年,...

  • 抱薪救火

    “喂喂喂,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张大帅在前方现场为大家带来独家报道!” 魏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全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来源】《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

  • 再谈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我们面对自己爱人、亲人、朋友,如果ta们沐浴在火场中,我们是否会奋不顾身的跑去救ta? ...

  • 044抱薪救火

    “小兔子,你带零花钱了吗?”在动物学校大门外的一条小路上,小兔子碰到了最不想见到的小花豹他们几个,小花豹第一句话就...

  • 摆设:抱薪救火

    收藏即看过。 过了一阵发现罗列太多,没时间看了。 碎片化的整理时间,到头来不是假期消失...

  • 立秋

    秋 不惧 抱薪救火 助纣为虐 誓要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 饮鸩止渴,抱薪救火

    截至现在21.42分,我不但没死,而且也没有一点濒死的征兆。 经历过当年网吧通宵训练的少年就是坚挺。 昨晚就睡了3...

  • 成语典故|抱薪救火

    成语释义: 比喻想消灭灾害,因方法不当,结果反而加重了灾害。 成语出处: 《史记·魏世家》。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抱薪救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o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