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人间词话》二十

谈《人间词话》二十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0-26 22:49 被阅读0次

这里王国维对优美和壮美的区别做了明确的解释,他说优美和壮美的区别取决于物 我的原始状态。优美的产生,是物我之间的和谐。主体应是不带意志的主体,使认识与 理念、物理与人情,达到直接的结合。这种优美的境界,是物我之间的情投意合,因此 只能在“静中得之”,这就是“无我之境”相反,壮美来自物我之间的对立,是“我” 通过意识的力量,达到对物的超脱。

壮美的境界“不仅必须以意识获得,而且要以意识 来保存”,因此要在“由动之静时得之”,是为“有我之境”优美与壮美是“美”的两 极,在优美与壮美之间,由于物我对立的程度不同,就产生了壮美的不同程度,产生了 从优美与壮美的过渡”②王国维称为“有我之境”的词句,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 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理斜阳暮”,都可视为“我”与“外物”相对立, 外界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的境界。其所写的“孤馆”“春寒” “杜鹃”“斜阳” 无一不对“我”有威胁,明显的表现了 “我”与“物”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至于被王国 维称为“无我之境”的词句,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诗人虽然急于怀归,但他在写寒波白鸟时,并没有把自己急迫的心情移到外物上,还是 凭着直觉,写出寒波澹澹,白鸟悠悠,所以成为“无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其中所谓“采菊”,即是“我”“采”;所谓“见山”,也就是“我”“见”。这两句 诗都可视为“我”与“外物”并非对立,外界的景物对“我”并无利害关系时的境界。 而且从写作态度来看,是为主观。

在“有我之境”中,“我”与“物”相对立,所以是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无我之境”中,“我”与物也就没有利害相对的 关系,当与物达到泯然合一的状态时,就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所以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至于“有我之境”,只有在写作时才使这种冲 突得到世人冷静的观照。

相关文章

  • 谈《人间词话》二十

    这里王国维对优美和壮美的区别做了明确的解释,他说优美和壮美的区别取决于物 我的原始状态。优美的产生,是物我之间的和...

  • 谈《人间词话》二十一

    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所谓忠实之意即 “有重视外物之意”。客观诗人观物时,能...

  • 谈人间词话

    王国维的文艺观念中非常关键的是他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对艺术性 质的独特理解。在叔本华的影响下,王国维强调...

  • 晒晒最近你想读的书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 2017-08-07附录一:《人间词话》背景谈

    《人间词话 精读》 附录一:《人间词话》背景谈 (1)境界无关于人生 应了作者的推介,未读正文而先来读附录,是为了...

  • 2018年3月书单

    《人间词话》 《刀锋》 《身边的江湖》 《深度工作》 《谈美》 《谈修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爆裂》

  • 谈《人间词话》(二)

    唐代时期,“意象”这个范畴作为标志艺术本体式的范畴,已经普遍地被美学家普 争相使用。如:张怀瑾《文字论》:“久用精...

  • 谈《人间词话》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论述过人生三境界的治学的经验。王国维在此书中将“境 界” 一词作为境界人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

  • 谈《人间词话》六

    王国维提倡学习西方文化,最先了解道德西方哲学思想时来自于康德的哲学思想 的,可是关于康德哲学的知识理论和理论思想在...

  • 谈人间词话(七)

    王国维的文艺观念中非常关键的是他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对艺术性 质的独特理解。在叔本华的影响下,王国维强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人间词话》二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qu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