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9《金字塔原理》

作者: 杂草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1:40 被阅读26次
    No.39《金字塔原理》

    实践应用

    █ 一个问题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与人沟通时,都希望能说到点子上,正面回答受众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讲清观点,让你的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沟通交流、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逻辑清晰”。可是,怎样才能提高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呢?

    答案就是——使用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金字塔原理》。经过时间的检验,金字塔原理已成为各大商学院的推荐书目,成为麦肯锡、IBM、宝洁、强生等多家公司的入职培训内容。就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本书从三个方面告诉了大家,分别是:思、解、表,通过学习这三个方面,我们也同样能够走出交流误区。

    在开始分析之前,给大家看一篇关于男女同酬问题的文章开头:“即使享有同等薪酬的待遇,妇女的处境也可能比以前更差——也就是说,同现在相比,男女平均收入差异不但会变小,可能还会增大。

    对雇主来说报酬指的是对相同岗位或相同工作价值应该支付的工资。采用任何一种解释都意味着:迫使雇主为了自身利益采取行动,亦或者通过男性员工结束限制性措施。”

    这篇文章的开头提供了五个思想,但思想之间缺乏关联,以至于读者阅读的时候不得不自己去绞尽脑汁思考其中的相关关系,这就是典型的缺乏逻辑范例。试想,如果你翻到这样的文章,还愿意继续看下去吗?

    No.39《金字塔原理》

    由此可以看出,逻辑思维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体现在写作上,也体现在公司的大方向把握上,更同时也体现在每个员工身上。

    战略咨询顾问,产品经理,游戏策划……在当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渴望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员工。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在面对绝大多数问题时,可以使用某种方法来近乎完美的分析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MBB等顶级咨询公司吸引雇主并长盛不衰 的原因。

    大多数要求员工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岗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其实,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未曾掌握金字塔原理。

    “记得住,能转述,成系统”,当你做到这几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获得了能清晰展现思路的能力。倘若真正学懂这本书,你将发现大多数问题都可以使用书中理论去分析和解决。

    640-3.jpeg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其实质便是将一个问题抽象概括成几个概念,再从下一层概念分流出更加详细的概念。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讲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搭建自身的逻辑金字塔结构:

    (1)思考的逻辑——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

    (2)解决问题的逻辑——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3)表达的逻辑——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 三个角度

    1.思:思考的逻辑

    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将问题的逻辑理清。不同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三个步骤。

    1.界定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这个问题是否成立?即问题是否为伪命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思考环节。

    640-4.jpeg

    当下创业的共享之风越吹越盛,甚至出现了“共享睡眠仓”,但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所说,“共享睡眠舱”其本质并非共享经济,更应算是一种分时租赁,所谓的“共享睡眠舱”,也是胶囊公寓+互联网的一种方式。“如果平台没有房间,而是用户将自己空闲的房间租赁出去,这才是真正的共享,‘共享睡眠舱’并不算是。”

    其次,问题在哪里?就像电脑一样,假使它出问题了,我们需要找出问题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界定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连续分析法来解决问题,很简单,回答三个问题就可以。

    (1)发生了什么事情(此为背景)

    (2)出现了什么我们不喜欢的结果(非期望结果)

    (3)我们想要什么结果(期望结果)

    2.分析问题:即弄清楚问题为什么存在?

    640-5.jpeg

    我们要将可能会致使问题产生的假设原因按照书中所推荐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分类列出,然后逐项展开分析,最后逐个筛选出拥有最大可能的几项原因。

    3.最后,便可依据“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理,一一对应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640-6.jpeg

    然而,仅仅依靠这三个步骤是不够的。人类很早之前便意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发现的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

    举个例子,古希腊人眺望星空时,看到的是由星星组成的某种图案。我们现在所说的“星座”,也是古时候人类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从而归纳总结出我们现在的十二个星座。

    大脑会将其认为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也会从一些零星的片段描述中,将说话者的思想组织起来,形成我们理解的“语境”。

    640-7.jpeg

    如果说总结是我们大脑与生俱来的能力的话,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训练大脑总结的归类分组能力,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因为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

    (1)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2)找出逻辑关系。

    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了“神奇的数字7”。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

    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下面是一个例子,要我们记住9种食物:葡萄、牛奶、土豆、鸡蛋、胡萝卜、橘子、咸鸭蛋、苹果、酸奶。经过横向归纳分组,我们可以得出3种分类。蛋奶产品:牛奶、鸡蛋、咸鸭蛋、酸奶;水果:葡萄、橘子、苹果;蔬菜:土豆、胡萝卜。

    640-8.jpeg

    但是仅仅进行横向的归纳分组是不够的。分组的作用不过是将一组9个概念,分成每组各有4个、3个、2个概念的3组概念,因为这样组合起来还是9个概念。我们要做的是提高一个抽象层次,将大脑中需要处理的9个项目变成3个项目,这就是纵向总结概括。我们找出3种分类间的逻辑关系,再抽象概括出这三种分类的共同点——“食物”。

    这样我们思维程度又提高了一层。而处于较高层次上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因为也更容易记住。

    当我们接触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得到的信息往往一下子看上去是纷杂无序、无从下手的,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利用金字塔原理的思考逻辑——横向归类分组,纵向总结概括,这样有助于我们最快理清思路,找出问题的要害。

    三个角度

    2.解:解决问题的逻辑

    当我们已经完成第一步,通过金字塔原理的思考逻辑——横向归类分组,纵向总结概括,理清思路,找出问题的要害之后,便到了第二步,如何解决问题。

    思维包括两个方向:发散思维与收缩思维。

    640.jpeg

    发散思维与收缩思维通常相结合使用,一个负责铺开,一个负责收紧。我们已经完成了思维的发散,也就是“自下而上思考”,那么下一步便是总结概括,也就是“收缩思维”。收缩思维是将信息范围缩小,排除无关或次要因素,保证思维的重点。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我们会把一周中的要买的生活用品列下清单,等到周末到超市统一采购。如果不提前列下清单的话,就很容易在采购中遗漏物品。而在这一周之中,我们做的就是陆续发现需要采购的物品,添加到清单上:牛奶,卫生纸,挂面,牙膏,毛巾,洗衣粉,水饺,酸奶,生菜,鸡蛋,西瓜,洗面奶,啤酒等。

    这个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将所有要采购的生活用品不定时添加到购物清单上。

    等我们到了商场,便将要采购的物品进行总结概括,牛奶,酸奶,啤酒属于饮料区;卫生纸,牙膏,毛巾,洗衣粉,洗面奶属于日用品区;挂面,生菜,鸡蛋,西瓜,水饺属于食品区。然后我们就可以分区域进行采购,这样省时省力,避免在几个区往返采购,这个过程就是总结概括。

    640-1.jpeg

    现在的公司,当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地对一个问题提出意见或解决方案的时候,往往会采用“头脑风暴”,让大家的思维解放发散开,这样做的好处是集众人之力,可以将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不遗漏任何因素。

    当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前期收集大量的资料也是如此,最大程度地将问题展开,避免遗漏。这个工作是收集论据,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我们只有将金字塔的“地基”夯实,才能保证我们思维的金字塔不会因为缺少全面布局,而导致最后得出的金字塔塔尖结论摇摇欲坠,站不住脚。

    华为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华为公司是一家通信设备制造商,现在已经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少数能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十年艰苦创业的华为公司呈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在任正非看来,展望未来十年,华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更侧重于职业化与结构化管理。

    但在推行管理时,便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公司发起讨论,却发现在一些基本观念上无法统一思想,为了适应大发展的需要,公司成立工资改革小组,负责重新设计工资分配方案,结果发现缺少决定工资分级的基本体制。

    最后公司领导层认为,需要有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作为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公司制度建设的总依据。为此华为动用全体员工,聘用外部顾问,花费近三年时间,起草、酝酿、八易起稿,最终于1998年出台了《华为公司基本法》,这是继40年前的《鞍钢宪法》之后,又一个名称响亮的企业基本管理思想和政策大纲。

    640-2.jpeg

    当华为遇到无法统一思想的问题时,公司领导层分析得出是由于缺少统一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存在而导致的,那么最后所需要做的便是制定出这样一部基本法,来指导企业的基本管理。

    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许多企业再从创业期走向成熟期,或者由一个台阶发展到更高的台阶时,或者外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就会发现原来的一套似乎就会变得不那么管用了。如果不从根本上反思经营理念,企业就很难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

    如此,当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利用金字塔理论的解决问题的逻辑,先将问题从下到上分析,再总结概括问题核心,从而一击即中,将问题成功解决。

    3.表:表达的逻辑

    经过第二步的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金字塔已经建成,问题已经解决,那么来到了第三部,交流汇报。

    640-3.jpeg

    试想,若没有最后归纳,总结不放在最前面,听者便需要在接受一整段信息之后才清楚你想表达的意思,这无疑会增加对方思考的时间以及消化段落内容的难度。

    何不妨一开始便开门见山,提出结论,既有吸睛之效,又可使他快速了解此段段落想表达的内容。其原理就类同新闻联播,我们需要将新闻事件加以概括,使之成为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内容,使人便于记忆。

    同时,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与概括,这便是表达体现逻辑性的第一要点。如果尚未对第一层次的思想阐述清楚并加以总结,又如何向下拓展第二层次的思想?只有当人们清楚第一层次的意思之后,才会接受这个逻辑预设前提,并接受第二层次的思想。

    明朝洪武九年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折子给朱元璋,阐述事务,长达17000字,一共只说了5件事,朱元璋命中书郎念给他听,可是一直念到6300多字时还没有进入正题。朱元璋勃然大怒,于是下令将茹太素痛打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解释了责罚的原因:“茹太素所要反映的事情只要区区500字就足够了,结果他堆砌了那么多空洞文词,华而不实,使人如坠云雾,不得要领。我深恶痛绝。”朱元璋还告诫其他官员:“从今而后,如果再有人以此等繁琐文字呈献朝廷,一定严加治罪。”

    第二天又让其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太素提了五条工作建议,朱皇帝采纳了其中四条。五条建议采纳了四条,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于这位司法机关的大臣说的话还是接纳的,之所以揍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奏折写的太啰嗦。

    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朱元璋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 就是为了坚决杜绝大臣讲话不分主次,太过啰嗦。

    640-5.jpeg

    在现代职场,虽然不会因为汇报啰嗦,而被老板拉出来杖责,但老板也是日理万机,不可能听你滔滔不绝地将所有问题的细枝末节都讲出来,有时候在电梯里遇到领导,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时间。这时候,便要求员工要从上到下地表达,先将中心论点摆在前边,再辅以一级支持论据,领导就会明白事情已经搞定。

    如果领导对某个论据感兴趣,便可以由此论据,往下深入交流。当需要汇报交流的时候,利用金字塔原理的表达逻辑——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可以让我们的交流观点鲜明,重点明确,从而脱颖而出。

    大家都听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孙权手下有个人叫吕蒙,很有能力,可惜没读过书,文化水平实在不高。孙权看着头痛不已,就劝说吕蒙道:“我希望你多读书,但我并不指望你成为文豪,你手握大权如果大字不识很不方便,我只希望你对知识有个大致印象。再说要说忙谁有我忙,我还一直学习着,但很有帮助。”吕蒙本打算用工作忙推辞,但听完孙权的话,立马明白了他的用意,开始埋头苦读。

    其实,孙权这里就用到了“结论先行”,他直截了当先表达自己对吕蒙的期待和他提意见的原因,不仅方便吕蒙明白他的意图,也能够设身处地,让对方心服口服,从而节省沟通成本。

    █ 总结

    本文我们从三个方面拆解了《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这本书。

    1.思考的逻辑——横向归类分组,纵向总结概括。

    2.解决问题的逻辑——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3.表达的逻辑——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No.39《金字塔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39《金字塔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i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