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美路上书籍读后感读书
精神探求与名利之丰,孰重孰轻?——读毛姆《刀锋》有感

精神探求与名利之丰,孰重孰轻?——读毛姆《刀锋》有感

作者: 简美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2:38 被阅读26次

    我刚刚读完了毛姆 著、王纪卿 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年出版的《刀锋》。无疑,在读完《人性的枷锁》(1915)和《月亮和六便士》(1919)之后,再读毛姆人生三部曲的《刀锋》(1944),对于我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这三部100多万字的小说读下来,我的最大感受是,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增长,毛姆在摆脱“人性的枷锁”之路上,一路狂奔而去,直至莱雷这样的人物出现。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虽然生前为了追求绘画艺术的真谛而全然不顾物质的匮乏,但毕竟在他死后,油画作品被大众所认可,最终获得了殊荣,留下了别人所不能企及的名声。

    《刀锋》则走的更远。主人公莱雷根本无视世间所谓的名利,在自己亲密无间的战友因为救自己而意外去世后,他的生活彻底改变,走上了探求人生意义之路。他通过不断的游历来探索、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探索、通过艰苦的劳作来探索,最后,当他在印度的高山密林中开悟后,甚至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赖以为生的父辈留下的遗产,了无牵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在完成自己的不断自修的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名利于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生前不重要,死后也不愿意享有。他曾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悟出了一本书,但出书的目的,只在于对自己人生感悟的表达,而非要因此成为什么或者获取什么。

    而作为因意外打击而改变的一个对照,毛姆还塑造了一位在打击之下从此一蹶不振的女人形象——索菲。她嫁给了自己爱着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生了孩子,但一起车祸让她在失去丈夫和孩子后变得面目全非,嗜酒,醉酒后则乱交,甚至到了用鸦片来麻痹自己神经的地步。莱雷与她相遇后,希望通过娶她,用自己的意念影响她,让她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索菲最终难以抵抗酒精和鸦片的吸引,逃离了。索菲的最后结局是被人谋杀后抛尸在河中。

    毛姆还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一位是曾经与莱雷订婚的伊丽莎白,一位是曾经被莱雷帮助并且有过肉体之欢的苏珊。从小与莱雷一起长大的伊丽莎白,家庭优越,深爱着莱雷,但比起对于物质的热爱,伊莉萨白对于莱雷的爱被放到了第二位。所以,伊丽莎白最终放弃了莱雷,选择了能给予自己富足生活并且深爱着自己的格雷。而苏珊是一位不幸的女人,从小生活在乡下,长大后遇人不淑,生下了作为私生子的女儿,靠给画家做模特和情人而生活。最终,苏珊成为一位事业成功人士阿希尔的情妇,得以获得安定的生活,并作为消遣,拿起了画笔,成为一名画家。在阿希尔的妻子死后,苏珊成为了阿希尔的正妻。伊丽莎白和苏珊这两位女性,都极富魅力并深爱着莱雷,本来她们很有可能会成为莱雷的羁绊,让他回到现实的世界。但是,这一切没有发生,这样的女人都没能留住莱雷。

    毛姆还着力刻画了两位世俗之人眼中成功男性的形象:一位是伊丽莎白的舅舅埃略特,一位是伊丽莎白的丈夫格雷。埃略特凭借着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极具天赋的艺术品鉴力,成为了名利双收的人物。他出于对伊丽莎白的爱,曾经试图将莱雷引入自己的社交圈,让他成为一位像自己一样的社交名流。但埃略特的好意被莱雷无礼的谢绝了。而格雷深爱伊丽莎白,在开始时给了伊丽莎白想要的一切物质生活。只是,当经济危机来临,破产之后,这个男人就被生活彻底打败了。只是得益于埃略特的物质帮助和莱雷的精神帮助,莱雷才重新站了起来。

    莱雷身边的伊丽莎白、苏珊和埃略特、阿希尔、格雷的存在,其实向我们展示出了他生活的种种可能,他可以成为像埃略特或阿希尔一样的人,他也可以成为像格雷一样的人,但是他都没有,他只遵从于自己的内心,想要探求人生而为人的意义、生活的价值所在,而根本无视社会对于他的评价与判断,也无视所谓的现世幸福。

    经过十数年的精神探索,莱雷无疑成为“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中,越过刀锋之人,做了稀有的得渡智者。透过莱雷,我们最终看到:精神的追逐无疑从物质、名利和情爱的重重枷锁中挣脱而出,成为人终极的追求,带给人最终的解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探求与名利之丰,孰重孰轻?——读毛姆《刀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vm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