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作家斯蒂芬·盖斯,在他的《微习惯》一书中,分享了他的经验,设定每天一个俯卧撑、每天一页书、每天写50个字的小目标,坚持锻炼身体,坚持看书学习,坚持写作,让自己不但身体恢复了健康,还实现了健康以外的其他目标。
减肥达人张长青,在他的《50天瘦50斤》一书中,也分享了他减肥的亲身经历。他改变了过去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之后,在100天内成功减掉了100斤。习惯的改变,不但帮他改变了身材,也改变了命运。
看了这些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改变自己始于——养成一个微小的习惯。更确切地说,是培养一个好习惯。
要培养一个新习惯,说容易不算容易,说难却也不算难。
目前,社会上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21天培养一个习惯。
然而,试过以后才知道,21天养成习惯并不是那么绝对的事。
很多人前面的21天坚持下来了,21天之后却又放弃了。
深究原因,不难发现放弃的常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有的人是因为精神放松了,所以行动上也放松了,不再坚持;
有的人是因为坚持下去太困难,毅力和决心不足,所以放弃了。
而有的人,之所以能形成习惯,和他们经历的某一次重要事件有关。
这个事件会触动人某个重要的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彻底的改变。
例如:有人罹患高血压,引发脑溢血之后,就忽然醒悟了,康复后便不再抽烟喝酒。
我调研了一下,身边居然有几个家庭都有相似的情形:家中的男性长辈患高血压,引起中风、脑梗,都是因为病情戒了烟酒。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不可能每个人都经历一次所谓的醒悟时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总结,学会“能掌控习惯,让习惯为我们所用”的方法,如:詹姆斯·克利尔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培养习惯的四步模型——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有人说:“要想写出一本伟大的书,你必须首先成为这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6851/90aba2ed194144e3.jpg)
因此,《掌控习惯》的作者——詹姆斯·克利尔亲身实践了他自己的想法,他依靠一些小习惯帮助自己:从被棒球击伤的创伤中恢复,在健身房里变得更强壮,在球场上发挥出高水准,成长为一名作家,以及成为一位企业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6851/b82e5ab75f4ddfb8.jpg)
那么,詹姆斯·克利尔是如何应用他的四步模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6851/64c3964a35fa6921.jpg)
第一步:提示——让它显而易见。
第二步:渴求——让它有吸引力。
第三步:反应——让它简便易行。
第四步:奖励——让它令人愉悦。
如果你看过《微习惯》这本书,你会发现《掌控习惯》的行为体系和《微习惯》非常相似,但《掌控习惯》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操作方法。
除了培养习惯的四步模型,我们还需要额外注意的一些事实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6851/7ebcd6b9f5ba8a72.jpg)
意识先于欲望,渴求只会产生于你发现了机会之后。
幸福即无欲,当你没有对现状产生改变的期望,你就会感觉幸福。
我们追寻的是快乐的理念。满足感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后才会出现。
渴望是想有所作为。
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好奇心总比头脑灵活好。
除此之外,作者还从四大定律中吸取了不少其他教训,这些你可以在《掌控习惯》的最后细细研读。对照他总结的事项,你会发现,曾经踩过的坑和表错的情,坑可以通过四步模型来规避,而情可以通过心理的认知来调整。
樊登解读《掌控习惯》时说:别太看重某个决定性时刻,也别太看轻每天发生的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6851/79961a9918e69611.jpg)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试试看跟着詹姆斯·克利尔的脚步,去做一些微小的改变。
感受每天进步1%的乐趣,和坚持每天进步1%,所能够带给你的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