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这里是暖暖莳光电台,我是Danny。我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认证指导师的培训学员。传播幸福的科学让你们收获幸福与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钟,期待能够与你幸福相遇。

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命的?
我们需要氧气、食物和水。它们不需要绑架我们,强迫我们去接受,因为我们需要它们。
我们只需要欣然接受,我们就能呼吸、饮水和进食,吸收外部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一切。
可是我们却非常羞于去承认自己的需求,更别说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了。
于是,我们频繁地在前面三个层次的关系中游走。
要么孤立地与外界断绝联系;要么被困在一段坏的关系中无法动弹;要么沉迷于虚假的“良好”关系中,自我麻醉!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进入第四层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为何总是无法向他人示弱?
我们无法示弱是因为我们过度的“自恋”让我们无法承认自己也有脆弱、无助的时候!
我们无法求助是因为我们恐惧越来越多的去依赖他人,造成我们越来越脆弱!我们无法完全信任和依赖他人。

你们一定听过这句话:“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他还是那样子的对我?”
为什么有时候越是去付出,关系越差?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是好的,你就成了坏的。
一个人如果不断的付出,而从不示弱也是一种过度的“自恋”。
你需要通过不断的付出来显示自己是好的,正义的,强的,优秀的;那么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他的感觉肯定就成了自己是坏的,邪恶的,弱的,差劲的!
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说过:“付出与接受,是关系发展的两个要素,丰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会推动一个关系的发展。”
我们既不能只付出,也不能只接受,否则,一个关系容易陷入病态之中,无法持续下去。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一个人越是以好人自居,对内心的恶就越没法接受。
他只好把这些恶投射到外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并设定在“恶”的标准时特别的苛刻!并在消灭“恶人”时尤其地理直气壮,还挺可怕的。
第二个原因是: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
有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有种饿叫妈妈觉得我饿!
我们很多人一定多少都经历过,或者正在不自觉地成为这样的父母!

明明是对方的感受,为何我们总是看不见,却要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期待投射给对方呢?
因为你冷,所以觉得对方也冷!因为你饿了,所以你觉得对方也饿了!
因为你内心有未完成和实现的梦想,所以你觉得对方也是一样的有同样的梦想!并逼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现,那这句话“都是为了你好”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控制!
这句:“都是为了你好”的背后其实是都为了自己好!你在强迫他人行动去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对方的需求!
一个被剥夺了自我感受并被不断要求满足你需求的人,会快乐吗?
当他希望表达愤怒和不甘的时候,你一句:“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就成功地勾起了对方的内疚感,于是他就在一边内疚一边愤怒中淹没了自己的需求!
这样的关系怎么可能健康呢?

第三个原因是:我越是付出,却越想逃离这种关系!
这种情况我也曾经试过,在长达3年的全职妈妈的过程里,无数次想要逃离日常琐碎的生活!
难道我不爱孩子吗?我想没有一位妈妈是不爱孩子的,但是为何越是付出,越是想要逃离与对方的相处?
亲爱的,因为我这辆跑车也没有油了,但我却没法自己给自己加油!
当自己身心疲惫,完全无法给自己充电的情况下,我会被一种愤怒和内疚交替的情绪控制住。
我能感受到自己一直处于被掏空,并快要枯竭的身心状态。我没法以一个好的姿态去面对自己最爱的宝宝!而宝宝也很容易感受到那种负面的能量场,情绪变得敏感和烦躁!
当我意识到这一切后,我就请求我的家人帮忙照看孩子,每天给自己腾出1个多小时去河边散步。趁着孩子睡着的时候,我恢复了阅读的习惯,在书和知识的海洋里感到内心被滋养和获得宁静!
慢慢地,我整个人的能量场一直在提升,面对孩子的时候也越来越轻松愉悦了。我越来越喜欢和孩子待在一起,并能感受到母女之间互相滋养的关系,而不再是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了。

没有家人的支持,我根本无法实现这一切!越快扔掉完美妈妈的假面具,我就越容易去寻求他人的帮助,改善自己的身心的状态,孩子也更能在我身边感到愉悦和滋养。
《他人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亨利·克劳德也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位来访者是行业内极富盛名的心脏外科医生利亚姆。他在自己职业生涯最高峰的时期去找亨利心理咨询。
利亚姆告诉亨利自己若干年的婚外情被身边的家人、护士、医院的同事知道了,他感到很羞愧,也很想挽回自己的婚姻。
他和妻子承诺做一位更好的丈夫,更加照顾妻子的需要。
可是,亨利听完利亚姆说的一切计划后,论断这样的计划注定要失败!因为,所有的计划都是让利亚姆继续更多的付出!利亚姆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需求是否被满足。
他每天要面对压力巨大的心脏手术,他必须特别严谨、自律、努力,更多的服务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状态也才导致了他需要寻求一种虚假的好的关系,例如,发生婚外情来让自己得到放松!
亨利告诉利亚姆,除非他改为寻求他人的帮助,否则,他的计划注定要失败,因为他的放松的需求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利亚姆听从了亨利的建议,去参加团体治疗小组,在小组中,他可以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恐惧与不安;得知他人在关注他的进展,他也更有责任和动力去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了!
就如亨利和利亚姆说的:“人类的心脏是四根管子的,两根是输入两根输出,一直付出的话,就如你的心脏总是往外泵出,但是没有东西输入,这会引起心脏衰竭的。”
如何付出与表达爱,如何拒绝又不带来伤害?怎样的关系才是好的关系呢?

这里是暖暖莳光电台,我是Danny。
最后想要分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的两句充满诗意的句子:
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
没有敌意的坚决,就是即便我不答应你,不认可你的一些做法的时候,我可以很坚决,但是毫无敌意,并不会说是你错了。
不含诱惑的深情,就是我爱就爱了,没有条件,也不会诱惑你,搞得像是你的需求而不是我的需求一样。
这真是在处理关系中最精辟的两句话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期待你的持续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