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家村又小又穷,所以在地图上没有它的立足之地,但是生活在那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不满,依然偏安一隅。
耿家村的名字由来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大多姓耿,村民们和和睦睦,近年和外姓结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其他姓的人也慢慢在增加,但是村长还是姓耿。
耿直一家也住在耿家村,父母都是农民,她还有一个比她小1个小时的弟弟,叫耿觉。耿直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名字很难听,因为当老师念到她的名字时,底下就会有阵阵窃笑声,胆大的男孩子还会开她的玩笑,头发这么短,名字也是男孩名,当个男生算了。
放学回到家后,耿直就跟母亲说要改名字,她早就想好了,叫耿美。母亲不让,说你叫耿直,你弟叫耿觉,多好听。耿直急了,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大哭,我就要改名,就要改名,别人都说我的名字像男孩的名字......耿直的母亲也急了,跑去外面拿扫帚,耿直见母亲要打自己,立马停止嚎哭。
“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不知道”耿直抹了抹脸说。
“当年,我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好多人都到我家来提亲,但是我早就相中了你父亲,因为他比其他男的都要耿直,我想以后肯定会对我好,我直觉你父亲也是喜欢我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你父亲又不说,一直没到我家来,眼看你奶奶就要给我找到婆家了,于是我就自己跑到你父亲面前跟他说了我的心思,果然被我猜对了,你父亲也喜欢我,说是不来我家的原因是怕我拒绝。没过多久,我和你父亲就结婚了,后来,怀孕的时候,我肚子大的很,别人都说是两个,所以在你姐弟俩还没出生时,我就想好了名字,不管是男是女,一个叫耿直,一个叫耿觉。”
耿直眨巴炸巴眼,听完母亲的话,似懂非懂,不过她不准备哭了,以前她这么哭的时候,母亲都奈何不了她,今天反而脾气这么大,在家里,父亲都是听母亲的话,看来这名字是改不了了。
渐渐地,女孩们年纪大了,都喜欢打扮,耿直从上初中就开始留起了长发。初中,在她们镇上。如今,耿直长得越来越像她母亲年轻的时候,粗辫子在后面一甩一甩,尤其是她那双眼睛,又大又亮。因为耿直出落的好看,所以就没那么多人说她的名字像个男孩,反而觉得她这个名字很特别,耿直心想,幸亏当时没有改名字。
很多男生都喜欢耿直,除了长得好看,耿直性格开朗,和她聊天总是很开心,她一笑,那眼睛更加迷人,所以耿直的书桌里面不时就会有情书。在这些男孩中,耿直选了一个长得最好看的,两个人走在一起,别人都说他们很般配。耿直忙着谈恋爱,所以成绩一直不好,父母跟她说要像弟弟一样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农村,但她不听,觉得那些知识枯燥乏味,没有谈恋爱好。
耿直读到初三就跟父母说不读书了,要出去打工,母亲拿着扫帚打她,她也犟着不去上学,没办法,耿直回了家跟父母种了两年田就出去打工了,和她在初中的男朋友自然也分手了。
耿直去了杭州,她在酒店当过清洁工,在饭馆给别人端过盘子,在工厂做过流水线工人,她做过很多工作,一年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一家人简直认不出耿直来,要么是戴一头假发,要么是一脸浓妆,耿直喜欢抬起手摸摸闪闪发光的耳环,笑嘻嘻的说,我在外面过的很好,没读书又怎样。耿直的父母看女儿过得自在,也没多说什么,因为家里还有一个读高中的耿觉。耿直知道自己的弟弟读书费钱,所以每次回家,都会塞给一部分钱给母亲,每次母亲都会推回去,虽然耿直嘴上说在外面好,但是听出去打过工的人说城市不好过,所以不会要自己女儿的辛苦钱,不过,最后,钱还是给了耿直母亲,耿直比她母亲更要强。
耿直在外面打了几年工,手里也存了些钱,但是在2010年快要过年的时候,耿直打电
话说今年不回来了,耿直的父母一年到头才能见到女儿一面,就问她为什么,起初耿直不愿说,最后受不了了,在电话里哭了起来,说自己得了乙肝,耿直的母亲听了吓得要买火车票去找耿直,他们听说过这个病,因为这个病,还死了几个人呢。耿直却说不用来,北京医疗条件好,我自己去治。耿直母亲不听,隔天就买了火车票,坐了几天几夜到了北京,临走前,耿直父母好脸相向地跟亲戚和邻居们借钱,说耿觉学费越来越贵,家里怕承担不起了,因为他们家从没向别人借过钱,也看耿觉成绩好,最后东拼西凑借了2万多。
到了北京,耿直和母亲找了一家比较好的医院,几个月之后,耿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医生说幸好耿直身体底子不错,以后要注意饮食、休息什么的,还要定期来复查,耿直和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耿直几年的积蓄和借来的钱花得差不多了,耿直想弟弟还要上学,家里又欠了这么多钱,想留在北京打工,母亲死活不让,最后,耿直跟着母亲回了家。耿直母亲曾问过耿直为什么会得乙肝,耿直说不知道。
耿直依然带着她那个闪闪发光的耳环,村子里的人以为耿直挣了不少钱回来,那年,耿直父母包了别人的田,两人头发白了不少,耿直看了心疼,每次说要去田里帮忙,父母都不让,只能在家做做饭,扫扫地,这是耿直第一次觉得自己很没用。
耿直的病没有复发,再一次去北京复查的时候,耿直没回家,说自己想在北京打工,父母见耿直病也控制了,就同意了。
耿直还是跟以前一样,过年的时候回来一次,用自己打工的钱还清了欠的债,开始父母不让她还,后来耿直自己偷偷的去还钱,然后再告诉父母,耿直的母亲看女儿这么懂事,经常偷偷的抹眼泪。
时代发展快,耿家村出去打工的人回来了就盖新屋,后来村民自发筹钱,把村子里的泥巴路变成了石子路,从耿家村到镇上的修路钱则是国家补贴的,镇上的街也比之前热闹的多。
耿直到了20岁,就没出去打工了,跟着同村的女生到处玩,身边的追求者也没少,耿直谈了不少恋爱,其中也不乏家里有几个钱的男朋友,但是耿直心里知道,虽然自己有几分姿色,但是那些家里有钱的是不会娶自己的,在外面打工这些年,她深知这个道理。
2011年春天的时候,耿直认识了杨强,杨强比耿直高一点点,白白净净的,但是有点小胖,家里条件和耿直家差不多,两个人在一起差不多8个月的时候,杨强把耿直一家以及几个血缘关系很亲的亲戚接到了他家,在杨强家还有他们家的亲戚,当天,双方亲戚都得到了红包,意思是他们的婚事所有人都同意了,接下来就是准备结婚的事宜了。但是,没过多久,两人突然分手了,耿直也说不知道。
耿直依然到处玩,偶尔也出去打一段时间工,闪闪发光的耳环变成了耳钉,她总喜欢戴着那个短发齐刘海的假发,假发里面是她烫染了很多次如同枯草般的黄色长发。穿的衣服总是别人很少见的款式,很好看,让耿直浑身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钱容是在村子里一家办老人生日请村民吃饭时出现的,他和耿直站在一起,几个和耿直差不多大的凑了上去,钱容长得很帅气,这是大家公认的,浓眉大眼,身材也很好。钱容总是骑着一个拉风的摩托车带着耿直进出耿家村,大家都说这次耿直找了个好男朋友,而杨强早就被人们忘记了。
的确,钱容对耿直挺好的,给她买这买那,还经常带她去市里逛,钱容家境不错,而且他还是个独生子,父母很疼爱他,当然舍得给他花钱。
耿直一直想去厦门玩,钱容就带她去了。耿直觉得钱容跟以前那些男人不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喜欢自己,不是因为自己的外貌,也不是因为性格,而是因为自己的灵魂,钱容懂得自己的灵魂,因为他们俩是同一类人。
旅行玩回来,耿直就跟母亲说,自己怀孕了。
“那赶紧和钱容结婚啊!”耿直母亲惊的喊了出来。
“但是他父母反对,因为我以前得过乙肝。”耿直说完往椅子上一坐,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流。
耿直母亲也忍不住捂脸哭起来,父亲回来问怎么回事,说了之后,气的要去找钱容一家,耿直连忙拉住父亲,“别去了,去了也丢人。”耿直父亲见耿直鼻涕直流,怕自己也流泪就大步走出去,在院子里抽烟。
期间,钱容给耿直打过电话,耿直开始不接,后来,钱容不停的打,耿直就接了。
“你最近怎么样?我跟我爸妈说你的病已经控制了,但是他们还是不同意,说孩子也会被传染......”钱容吧啦吧啦说了一堆。
“这是你亲身骨肉,你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没有你爸妈你活不下去吗?”耿直控制不了情绪地吼道。
“可是他们是我父母啊,我总不能不要我爸妈啊!”
“算了,你别说了,说到底,你父母就是看不起我,看不起我们家。”耿直挂断电话,她一想到,当得知自己怀了孕告诉给钱容,但是当她说出自己以前得过乙肝,钱容像见了鬼一样看她的样子,心如死灰。
一周之后,钱容又骑着那辆拉风的摩托车到了耿直家,手里拿出了5万块钱,说是他们家给耿直的补偿费,耿直的母亲生气的拿了扫院子的大扫帚赶钱容,钱容连忙收回钱骑上摩托车就走了,看着被带起的灰尘,耿直的眼睛也被蒙上了一层雾霾。
耿直还记得钱容跟自己说过,你的眼睛不是星星,倒像是夏天晚上的萤火虫,我曾经害怕黑暗,可是自从遇见了你,我便不再害怕,甚至慢慢开始喜欢上它。这句话,就让耿直确定钱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耿直母亲怕耿直的肚子越来越大,村里也有人议论纷纷,跟耿直商量把孩子打了,父亲和耿觉也这么说,耿直不同意,没办法,耿直母亲只好说,那就找人结婚吧,总不能一个女人怀孕,没有男人。耿直开始也不同意,跟耿直玩的好的姐妹会来安慰她,她们一起骂钱容,这样,耿直渐渐学会宽心,也不反对母亲去找媒人。
得过乙肝,还怀着别人男人的孩子,关键你还有要求,不能太穷,人品还要好。媒人每次都差不多这么回复耿直父母,耿直不说话,只摸摸她的肚子。
有一天,耿直正在里屋扫地,耿直母亲一面从外面走进来一面说“直儿,媒人说张家村有个姓魏的,叫魏年,跟你上过一个初中,比你大二岁,他愿意娶你,就是他家里有个卧床的妈,家里有几亩地,还算过得去,关键他一家朴实,我去他家看了的。”
“魏年,我怎么没有印象?”耿直抬起头,咕哝了一声。
“哎呀,过几天,我们两家见一面,你看你这肚子,都快看出来了。”
当时正值秋天,忙事已过,魏年一家考虑到耿直怀着孕,所以就到耿直家来了,媒人也来了。魏年跟耿直见过的农村青年一样,因为在田里劳作,皮肤有点黑,五官平淡无奇,人倒是跟母亲说的一样,朴实。
两家见了面,关于婚事什么的都谈的差不多了,耿直父母没要多少礼金,只要求能够早点办喜事就好,魏年一家也同意了。魏年的父亲虽然因为耿直怀着别人的种不是很满意,但也没作声。
很快,魏年和耿直就结婚了,那天,魏年家请了花桥,一直把耿直抬到了他们家,村民们赶着凑热闹,跟着花桥走,一边还说,耿直总算嫁出去喽。鞭炮噼里啪啦,耿直心里也不由自主的高兴,今天,是她最漂亮的一天。
结婚之后,魏年和耿直是分床睡的,因为女人怀孕之后都是要分床的。魏年对耿直不错,晚上会打水给她洗脚,揉腿,因为耿直下身随着肚子越来越大,浮肿了不少,耿直的母亲只好过来照顾耿直,幸好两家也不算太远,走几个小时就到了,耿直让母亲不用来,说魏年会照顾,耿直母亲不依,说“男人毕竟粗心了些,我怀过你和耿觉,有经验。”
耿直担心自己会把病传染给孩子,在分娩前2个月,跟魏年商量去市里医院检查一下,可是魏年的父亲不同意,说费用太贵,咱们家承担不起。魏年开始也犹豫了一下,最后同意了。
到了市医院,医生检查之后说没什么问题,不过定期要打什么针,专业术语魏年和耿直都没听懂,但是都严肃的点点头。
“你什么时候又借钱了?”
“就上周”
“你妈医药费本来就贵,你还带耿直上市医院,医生不是说她病控制住了吗?”
“以防万一啊,耿直很看重那个孩子。”
“再看重那也不是你的。”
......
晚上耿直因为宝宝踢自己的肚子睡不着,起来上厕所,无意听到魏年和他父亲的对话,看来,还是嫌弃我的,不过也有一丝窃喜,至少魏年是对自己好的。
第二年,夏天过了一半,耿直生下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两家人都很开心,在孩子百岁的时候,魏年一家请村民们吃饭,并取名为魏更。更值得高兴的是孩子没得乙肝,不过为防止自己传染给孩子,耿直没喂母乳,是拜托一家亲戚的亲戚喂的,当然也给了一些钱。
魏年的母亲在魏更快一岁的时候走了,债也逐渐还清,耿直身材恢复以前的苗条,看着孩子温柔的笑,好像过去的事像上辈子发生似的。
一天秋收正忙,魏年快2岁了,耿直在家照顾孩子,想着要去镇上买奶粉,就把孩子托给隔壁的张大婶照顾一下,然后就搭同村的便车走了。
可是,那天天黑了,耿直也没回来,魏年以为耿直搭不到车,于是骑着摩托车到镇上去找她,可是到了镇上,店都关了,街上除了狗叫,空无一人。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耿直还是没回来,于是魏年就到耿直家去找,一问也没在,把耿直父母急的团团转,哭打着要魏年去报警。耿直父母和魏年到镇上去报警,跟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说了前后情况,没发现什么异常,只说,我们会联系附近的派出所帮忙找找,等消息吧。
一个月,二个月过去了,依然什么消息也没有,魏年又去镇上派出所问,答复仍然是等消息吧。
村子里的流言又开始传开了,说耿直跟那个叫钱容的跑了,也有人说耿直被人贩子拐跑了,还有人说魏年想要自己的孩子,但是耿直不想,然后受不了就跑了,更有下流的话是耿直嫌魏年在那方面有特殊癖好把她吓跑了,说完,大家都捂着嘴小声的笑。
耿直走后,魏年的父亲跟魏年说把孩子送回耿直家,说这个孩子跟咱们家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魏年不同意。
再后来,魏更上小学了,耿直依然没回来,有人劝魏更再娶个老婆回来,毕竟孩子没妈很可怜,魏年的父亲也劝过,魏年不听,依然种他的田。后来又有人劝魏年出去打工,打工挣的钱比你种一年田都要多,魏年也不听,反而包了别人不种的田。
魏更懂事之后,经常问魏年,妈妈什么时候回来,魏年每次都会说,有一天,你妈妈会回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