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中原焦点团队分享第1890天(20230927)坚持锻炼141天
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也许孩子头脑里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他心里体会到的却是一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与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这种相遇的境界也许太高,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他不是父母的延续,更不是实现父母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若我们不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中,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即是物化的。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
我们是具有功能价值的"物",还是真正存在的人,取决于我们是否被另一个人饱含深情的看见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