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刚(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最新版本的QQ,已经添加了注销功能。这预示着已经走过了20年的QQ,可以由客户自主选择是否继续使用,并可以决定永久性注销,从而连带QQ所有的内容都会随着注销而彻底消失。
于是,网上出现了一波回忆杀,大部分是70后、80后。
无可否认,一个持续了20年的现象级社交产品,其实就是整整一代人的成长足迹。在那里,有很多人的一路荆棘,有很多人的擦肩与相遇,有很多人最难以磨灭的回忆。
我记得第一次使用QQ,还是2004年的大一,那个QQ号还是同学给我的,然后就一直用到现在。第一次在QQ日志中写文字,是将手写文字一个一个的敲击键盘录入到电脑中的。清晰的记得那是在大学里的电教室——白天是电教室晚上是网吧,因为自己不会打字,还处于“二指禅”的阶段,专门请了宿舍的一个广西舍友帮我打的字。
一晃眼,也已经十五年过去了。我刚刚登陆了自己的QQ空间,第一篇日志是2006年11月8日。
我可以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找到所有关于青春的影子。那些曾经因为失恋而颓废的日子,那些因为蓦然相遇时翘首期盼的夜夜日日,那些N个或快乐或悲伤的时刻,都被自己用一个个文字不经意地记录着。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或许QQ的确承载了太多无法言及的东西。
无论是那些二次元的网名,还是时不时会被重新装扮的各色多彩空间。
无论是失恋时随手发的丧的不能再丧的碎碎念,还是情到浓时情不自禁秀幸福的甜言蜜语。
无论是青春年少时杀马特般的各色发型,还是成年后忍不住藏在相册里关于孩子的点滴。
这些,都以QQ为载体在网络世界里留下了属于我们每个个体的点滴,虽零碎,却弥足珍贵。
可是,真的是不会说再见吗,真的是就永远不会注销吗。
在时间面前,我们往往容易高估自己而低谷时间。就如同当年同样贮藏回忆的校内网一样,那时我们可以在那里找到大学同学、高中同学、初中同学甚至小学同学,然后在彼此的交叉中再互相连接,从而缔造起一个巨大无比的关系网。
我们以为那就是我们的年轻,那就是我们的校园时光。可是,最后终究还是慢慢地遗忘,慢慢地遗失在了时光中。直至最后,谁也捡拾不起。当年的校内网如此,如今的QQ谁又敢信誓旦旦的坚信永不离弃。
我想,等到终有一天,我们会有新的方式可以储藏记忆,会有新的方式可以记录成长。等到那个时候,QQ早已不再惊艳,甚至会有些许苍老的姿态,会有新的微信、新的快手、新的抖音等诸多方式来取代我们回忆的呈现方式。于是,QQ也会慢慢地被遗落,直至最后再也想不起来登陆账号与密码。
我们信誓旦旦的以为自己不会注销QQ,是因为觉得那里存储了太多的时光与回忆。相册里的照片,说说里的闲言碎语,日志里堆砌的心情文字,等等都有着岁月的痕迹、时间的气息。只是,我们总是容易忘记一点,那就是我们本就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总是会轻易地就在时光中跳跃过某一次伤痛、某一段难堪、某一程无暇。
注销一个QQ,或许会碾碎一段时光的剪影。但是我们的记忆,本就是脆弱而敏感的。过于伤痛,就会自动屏蔽;过于久远,就会自动遗弃。忘记一个人,遗失一段时光,丢却一程徜徉,远没有想象中的艰难与无法抉择。
这一路走来,我们又有意无意地错过了多少人、擦肩了多少风景、遗落了多少眼神。但我们终究一直在向前走着,偶尔回头、短暂停留,徒留点滴遗憾之后,还是再次跋涉向前。
QQ20年,不必刻意渲染,也不必刻意疏离。此刻还有眷恋,就继续装点回忆。若某一天不再在意,似乎也可以微笑地点头说声谢谢,然后投入到另一个可以记录时光的载体里。
这20年,注定是一程难忘的寻觅,却并不必刻意留恋或者勉强为之。缘来,握手相遇;缘去,微笑致意;缘来缘去,都是时光的馈赠,都是脚步的点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