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容易回忆,回忆那些刻在内心深处的印记。有时候容易想念,想念那些永远不曾到达的彼岸。
彼岸的花朵,总会显得过分妖艳,但是妖艳背后藏着的,或许是生命深处的那一处绝恋,无所依傍、无处安身、无以复加、无从释怀。
很多时候,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或许是必要的。至少,不至于惶惶不可终日,哪怕被盛名所负,应该也好过虚妄般的倒带。
那些本以为的流年不利,大多数只是自我的一种隐遁、逃匿,拨开迷雾的那一刻,随着阳光照射进来的,还有些许异样的目光。这,应该就是现实的模样,熟悉却仓皇,冷峻而空旷。
每一次试图追赶时光的脚步,到最后,却被岁月淹没了最初的清愁。月光下,那一朵露珠在叶面间不时地滚动,时不时透漏出一段幽蓝的光影,在寂静的林中,发出淡淡的轻叹。
我以为那些流散的脚步,会在生命的尘埃中,一点点蜕变,直至最后的一次回望,消失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间,是行色匆匆的流连,却又透漏着不置可否的缱绻。似乎总有人试图抓住点什么,以为这样才会心安。然而,匆忙的人流,容不得半分眷恋,如水的脚步带走了那些无法驻足的停留。
我在半夜醒来,看着窗外时不时闪过的车灯,偶有车辆呼啸而过时的瞬间鸣叫声,都被夜沉沉的覆盖着,发不出声响,看不到前方。这就是夜的好处,纵使看似灯火辉煌,但是最深处,依旧是那样的沉静、广袤、深邃、压抑。
以前,时常做梦。醒来时,会再努力回忆梦中的情境,竭力想要记起里边的点点滴滴。仿佛,梦里的一切,都是生命里的真喻。随着年龄愈大,仿佛梦也愈来愈少。尽管睡眠的时间比年轻时多了很多,但是梦却少了很多。而且时常是零碎、模糊,难以辨识。我想,这是岁月试图卷走我们身上的某些东西吧,所以先从梦开始。
既然不易记起梦中的恍惚,那些被誉为美妙的梦醒时分,就不断地沦落成了失眠时的辗转反复。到最后,所有关于梦与幻,都在时针与分针间的交换之间,一点点流散。
似乎,除了梦,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某个瞬间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以前特别喜欢的某些人或者某些食物,居然突然就无感了。在诧异的同时,就会慢慢地伤感起来。是为了不再喜欢伤感吗,是为了以后没得喜欢伤感吗,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总之,是要伤感一小阵的。
然后,再在新的事物中,试图重新建立起一种连接。可是,也往往会发现,现在接触的一些事物,总没有当年的那点感觉,尽管说不上来,但是就是少了一点点。至于是少了哪一点,仿佛又说不甚明白。
慢慢地,一个叫作淡然的词,开始出现在身边,而且逐渐加大了使用频率,增强了界定范围。到最后,看到那些在球场上踢球踢得大汗淋漓的少年,仿佛才眼前一亮,原来这才是熠熠生辉的时光。
不管怎样,就这样一点点的走到了现在,还将持续不断地走下去,无论是否会更改行走的姿势。
时光有时在我们身前,我们肆意追赶,并不在意,以为它永远就在前边,触手可及、不会走远。时光有时在我们身后,我们努力想要放慢脚步,以为可以等等它,但是却始终不曾等到它的靠近。
这大概就是命运的馈赠吧,曾经给予,现在收走。留给我们的,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节奏感。在时快时慢中,体会时光的变迁。在光影流转中,孕育岁月的光线。在或近或远中,逐渐抽离逐渐回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墓志铭,只是,有些被刻在心间,有些被刻在碑帖,有些被遗落在烽烟里。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