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674298/b00ae5c0c776c5f2.jpg)
这个时代,聪明人很多,有智慧的却很少。但是,命运似乎总是垂青那些貌似有点傻傻的人。
郭靖、阿甘、许三多,都是这些比较傻的人。或许,你以为这些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所谓天妒英才,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西方有句谚语:上帝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所以,傻人往往有傻福。至少,每一个人是不太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太聪明”,很多的众叛亲离就是因为太过聪明。
可是,几万年的进化史,已经逐渐让人类习惯了站在食物链顶端俯视万物,优越感不自觉的油然而生。面对世界的其他物种是这样,面对人类的其他同类也是一样。
那么,如何避免自己成为那些不受欢迎耍小聪明的人呢?
首先,具备正确的时间观念,即树立一种长期思维。
长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5分钟就是长期。我的孩子现在刚刚一岁,我发现他玩每一个玩具的时间,平均几乎不超过5分钟。而且如果俄了的话,会迅速的发起吃东西的信号——哭闹。
很多人都羡慕巴菲特,关于巴菲特的炒股圣经市面上满天飞。可是很多人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学到了巴菲特的精髓,不断的追涨杀跌、高抛低进,却不成想最后还是作了韭菜。殊不知,巴菲特却是以一种近乎傻的方式在做股票投资,看准一支股票就持续的定投,而且时间周期往往以数十年计算。可能对于巴菲特来说,五年、十年都不算是长期。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具备了长期思维的人。因为具备了长期的思维,就不会将注意力放在眼下的蝇营狗苟中,也就不容易被蝇头小利所驱使,从而过分的聪明。
纵观身边,但凡那些有成就的人,都不是目光短浅的人。相反,那些每天精于算计,在人际关系中似乎理的特别顺的那些人,看似处处占得不少便宜,却几十年来都在原地打转,没有任何职业和事业的长足发展。
其次,适当的谦逊和自卑。
拿破仑有一句经典的励志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殊不知,这是他做战前士气动员的口号,核心的目的是鼓舞士气。拿破仑是个天才,但是就是因为过于辉煌的战绩,让这个被法国人民称颂为伟大的法兰西皇帝的人,骄傲的不可一世,最终落得流放圣赫勒拿岛。
在体育领域,特别是足球界,有很多天赋异禀的人。然而,最终能够光芒闪耀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曾经被称为天才的人。因为很多天才就是因为自以为天赋异禀,从而在日常的训练中以为可以聪明的偷懒、耍滑,甚至在场外更是花边新闻不断。凭借着所谓的天赋,所谓在球队中的不可替代性,就更加肆意。可最终的结果呢,大多沦为了仲永的下场,令人唏嘘感慨
适当的保持谦逊和自卑,可以让人头脑清醒,能够及时的看清局面,不至于迷失和妄为。当然,这里的自卑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自我认知状态,而非简单的畏惧或退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那些倨傲的人,很多时候是因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认为自己事事精明。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耍小聪明的人,反而会刻意营造出一种谦逊的姿态,从而试图扮猪吃老虎。其实,这里的谦逊和自卑,还可以理解为具备明确的边界感,时时提醒自己要在边界内做事。
再次,常怀敬畏之心。
很多自恃聪明者,往往太过无所畏惧,一副事事洞若观火的感觉。恰恰相反,宇宙万物,人类所能探及的又岂到万分之一。无知者无畏,不应该可喜无畏,而应该可怕无知。
在每一个领域内想要做到前2%,并不容易。但是努努力做到前20%还是概率很大的。如果两个领域内都做到了前20%,也就意味着在两个领域内能够达到80分以上(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那么你的竞争力不是80,也不是160,而是6400。同理,如果在三个领域内都达到了前20%,那就极有可能成为令人瞩目的佼佼者。这就是眼下流行的斜杠青年。
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身边那些斜杠青年没有刚愎自用的,更没有妄自尊大的。相反,他们都是非常谦虚,而且对每一个自己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都抱有敬畏之心。而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反而容易飘飘然、自我满足。甚至有时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看,我就只知道这样,当初不听我的,如果当初听我的肯定就会···
悲天悯人,是因为心怀天下。自以为是,是因为坐井观天。与其聪明的作壁上观,倒不如笨笨的去实践一下。
很多时候,那些看似很傻的执着,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坚持,那些看似机械式的重复,纵然不够聪明,但是最后成功垂青的,往往就是这些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