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已经到第四季了,这是一部英美联合制作的迷你剧,但是主创还是以英国为主,美国的NetFlix作为发行方。虽然才短短四季,而且都是每一季只有六集,每一集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内容单元,但是因为都是关于科技的烧脑之作,所以迅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
或许是立意的问题,所以《黑镜》的每一集内容,似乎都是对一种新发明或者新科技的控诉和怀疑。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似乎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各种恐慌,甚至是无意间的伤害。于是,面对每一次新的前沿科技和技术之时,总会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种是忧心忡忡,一种是欢欣鼓舞。
关于《黑镜》的剧情内容,因为每一季每一集都是脑洞大开,即使我想剧透也无从说起。况且,我一向没有剧透的习惯。所以此刻,只试图去讨论《黑镜》中关于那些对科技的反思。
以前,我一直不停的追问过,我是一个偏乐观还是悲观的人呢。后来,在文字与语言中,似乎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状态。有时语言戏谑,有时文字忧伤。直到后来看到了那本《理性乐观经派》,如果站在历史特别是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似乎人类真的不必太过悲观,毕竟每一次跨越,每一进步都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对于人类整个;历史来说。但是,后来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似乎又多了一些对我们这些智人后代的无声控诉。
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发展,特别是2017年阿尔法狗和阿尔法元的轰动崛起,将人工智能的讨论推上了顶峰。于是,在面对人工智能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一个是以“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和霍金为代表的,告诫我们要慎重面对人工智能。一个是以拉里·佩奇和扎克伯格为代表的,极力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
客观的来讲,任何科技都只是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媒介,推动着人类走向每个他们试图迈向的那个方向。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工具出现的时间节点和环境,以及使用的人。
只是,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人类自身对未来的探索欲和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迷恋。正是源于这两点,让人类可以永葆向前的动力,并在一次次敲开未来之门时,打开了一个个新的世界,一次次新的际遇,一次次未曾企及的危机。
如果你能从头到尾看完《黑镜》,我敢保证,你会有三个反应,第一是,我X,导演太牛X了。第二是,不会吧,真的会这样吗。第三是,会陷入一种特别荒芜感的沉默里,也就只能用荒芜两个字来形容了。
所以,《黑镜》是从人文艺术的角度来阐释我们生活中即将面对的另一种未知,一种被科技掩盖或者绑架的未知。而且,最关键的是,《黑镜》在每一集中都试图探讨的话题,最后都会回归到人性深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它在每一次探寻中,都是融入了人性的最深叩问。
至少,在昨天夜里,我看完《黑镜》第四季之后,久久不曾平复。假若这些设想都成为现实,人们是否会如影片中一样,惶惶不可而迷失自我。但是转念一想,或许我们无时不刻都在一种未曾觉察的绑架中活着,可能是科技,可能是道德,可能是回忆,可能就是生活本身。
所以,或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些无以挣脱的牢笼,或许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也或许牢笼本身就是一场虚妄,一场可以触手即可突破的枷锁,只是因为习惯和不愿突破的艰难,于是就无形中将自己关在了那场看不见的困顿之中,不曾挣脱,忘却决绝。
无论你愿意与否,未来终会到来,科技早已就在身边,而且我们都已经沉溺在其中,并津津乐道、无所顾忌。只是,无论如何,能有《黑镜》这般扣人心弦、纠结在人性与科技之间、时刻不忘回归人心与人性的影视作品。仍旧时时提醒我们,生活不一定是过往,不一定是未来,也不一定是当下,或许真正的生活不是在别处,而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