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年成,都每周500字每天写1000字
【“接地气儿”的成都】——(2)八宝街“鬼饮食”

【“接地气儿”的成都】——(2)八宝街“鬼饮食”

作者: 谢皎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02:20 被阅读14次

上一章/ 【“接地气儿”的成都】——(1)周末时光

        昨天我开了新的专题,专门收集成都的文章,专题名叫【三年成,都】。有些人就要问我了,为什么叫三年成都啊?是你在成都呆了三年?还是有什么重要意义所以说是三年?其实都不是,为什么叫三年成,都?因为在《天平寰宇记》中曾描述成都:“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是说成都这个地方因为土地肥美,少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聚落,两年左右就形成了大的集市,三年左右又由集市演变成一座像样的城市。这是比较受认可的“成都”名称的由来。自从秦代起,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成都城的城址都未发生过变化,这在历史中都是少有的特例。

       八宝街是成都西边的一条街,比较出名,是因为离宽窄巷子也比较近。这里是清末时成都贫民的聚居地,沿街都是竹片搭起的棚,生活非常艰苦,因此被人称为“笆笆巷”,民国初才改名“八宝街”。虽然我查了书上写的是草字头“笆”,但是古代不是有通假字,个人认为应该就是和你想的一样,应该是说这个地方实在太脏乱差了,大便到处都是,所以是baba巷。不过现在的八宝街,改头换面,车水马龙。这里有个大型的购物超市,前几年都没见到这里有个小夜市,去年偶然才看到。

这个夜市不是很大,但是专门针对下班族和年轻人,所以在小吃的品种和口味上,还是不错的。在成都,像这种晚上才开的,打牙祭的小吃我们都叫“鬼饮食”,那么晚了,鬼才会吃东西嘛。我去过这里几次,体现很不错的,最喜欢的就是烤五花肉,10元20串,很小一点肉,不过重在数量多,总感觉很划算,其他的我也大概尝过几个,比较有特色,因为专注年轻人的生意嘛,有新意有特点就能吸引小年轻们。

下一章/ 【“接地气儿”的成都】——(3)贵州开胃粉

相关文章

  • 【“接地气儿”的成都】——(3)贵州开胃粉

    上一章/【“接地气儿”的成都】——(2)八宝街“鬼饮食” 今天出门办事,偶然的情况到了府南新区下车,尝到了这家开胃...

  • 【“接地气儿”的成都】——(2)八宝街“鬼饮食”

    上一章/【“接地气儿”的成都】——(1)周末时光 昨天我开了新的专题,专门收集成都的文章,专题名叫【三年成...

  • 《锦江记忆》71:三圣祠街忆童年

    【本文作者:任绪光;摄影:完 璧】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祠街街东头接北新街、中新街,西头接暑袜街,南面与荔枝...

  • 鬼街(2)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人的一生就似是一根蜡烛,或长或短总有燃尽的时刻,环境的不同,际遇的不同,燃烧的...

  • 【“接地气儿”的成都】——(1)周末时光

    文/谢皎然作为一名成都土著+中级导游,我一直想写一部关于成都生活的文集,让大家能从成都老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走...

  • 接“地气”,更要接“天气”

    2018年9月26日,人教版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网络培训如期举行,我市九年级任课教师全员集中到师校参加了此次培训...

  • 《锦江街巷》94:走马街上马蹄急

    【文章:杜 涛;配图:完 璧】 走马街位于成都市中心,北连春熙路,南端东侧接督院街,西与学道街接壤,全长不...

  • 地气儿

    在老家这一待也十几天了,希望这疫情能早点结束,昨晚,村里有人不在了,晚上好像三点多父亲才回来。早上我母亲也去...

  • 地气儿

    躲在屋里洗脏衣服——家丑不可外扬 木偶人坐轿子——不识抬举 隔着窗户纸亲嘴——里应外合 熟过头的石榴——不攻自破 ...

  • 地气儿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春,桃花刚吐出点生气儿,腮红还未打艳,一场倒春寒便冻僵了它的妆容。万物仿佛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地气儿”的成都】——(2)八宝街“鬼饮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az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