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002 如何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002 如何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

作者: Beurself_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10:16 被阅读78次

    上周内容主要围绕什么是计算机思维,工程思维与常人思维的差别,“大”与“小”以及“边界”概念的阐述,本周内容更加聚焦计算机思维的现实意义。

    成就 = 成功率 * 事情的量级 * 做事的速度

    数量级
    数量级每差出一级,数据相差十倍左右,比如个、十、百、千、万就是数量级的差别。

    量级
    量级简单地讲,就是芝麻、橘子、西瓜、大象、大山、地球、太阳、银河系这样大的差别。

    (合格的)工程师和常人在处理不同量级的事物时有亮点不同:
    1. 小量级和大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前者必须被忽略掉,只当不存在。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他有了1万块钱,你再给他1块钱,他可能会想蚊子虽小也是肉,10001>10000,这一块钱还是拿着。

    对合格的工程师来讲,这两个数字是一回事,不要做画蛇添足的事情。这就如同一个橘子再加上一个芝麻,和原来的橘子相比没有意义一样。多看芝麻一眼,反而可能把橘子丢掉了,或者搞坏了。

    1. 几个小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远比不上一个大量级的东西。

    这就是十几把芝麻也比不过西瓜的原因,这一点在投资上也很重要。

    一个好的工程师,要懂得把精力放在从量级上改进工程方法,因为这样的收获是几百倍、几万倍,甚至更多,而有上进心、却没有学到工程思维的工程师,则是每天挤时间多做工作一小时,但却在做重复性的事情。要知道1.1.个芝麻和橘子相比可差远了。

    一个好的工程师一定要能够梳理出一个难题中各个因素在量级上的不同,然后知道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从自己的To Do List上删掉。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问题先来就先解决问题,以至于可能费力不讨好。

    苹果电脑使用视网膜显示屏(Retina),成本比一般的显示屏价格贵不了10美元,但是不仅让电脑多卖了100多美元,而且用户的感觉上好了不止一倍。这其实是增加了“芝麻”的成本,换来了“橘子”的效果。

    提升量级的两点经验:
    1. 牢记工程上量级的概念有多重要,不同的量级差距有多大,而且越到后来差距越大。始终牢记这一条!

    2.改变习惯。对于投资人来讲,不要老沉醉于写了第一张支票,而要想办法写出最大的一张支票。对于讲师,不要总热衷于搞了多少次讲座,而要想如何当好校长。对于工程师,不要老想多做1%的事情,而要想着如何在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中,参与1%。对于产品经理,不要老想省1%的成本,要想怎样能让用户为你的产品多掏一倍的价钱。


    在边界里面做事情

    1. 技术可以提高,但理论的极限无法突破,不要做徒劳的事情。

    无论如何改进精度,DVD的容量都有一个理论上的极限,它受限于红色激光的波长。这时再想改进,其实是瞎费工夫。后来是日本科学家发明了波长很短的蓝色激光,用蓝光做光盘,理论极限要比红色高很多,才有了蓝光DVD解决了上述问题。

    1. 我们所能做的事情,不过是在边界内找到相对好的答案。

    由于有边界的限制,好办法的数量常常也有限。

    3G时代,高通公司不过是找到了一个相对好一点的标准CDMA,并且尽可能地把相应技术都用专利保护起来,才使其他国家只能通过购买高通的专利来使用,错过了3G时代。而4G时代,中国公司意识到这点,所以与高通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分到一杯羹。

    1. 写清楚的边界不让外行过去。

    任何一个好的工程师(或者产品经理)都懂得在做事情的时候,很多边界是不能让外行过去的。

    比如说微软或者苹果等大公司的软件,会引起误操作或者导致死机的功能都被屏蔽掉了,这样一般用户根本无法使用,当然一些专业人士为了调制程序还是可以打开的。

    再比如说,小孩子不小心吃错了药会很麻烦。因此,在美国,处方药的药瓶子一定要做成小孩子打不开的。

    但是,常人做事情时,常常不会在边界附近设防,以至于时不时闯祸。

    1. 很多厂家常常利用大众对边界的不了解来赚钱。

    很多低端数码相机(包括很多卡片机和手机)动不动就宣称自己有2000万像素的分辨率,而尼康最专业的相机 D5 也不过2000万像素。

    其实,镜头的分辨率有极限,这个极限来自于自然光的波长,简单地讲靠得很近的两束光会相互干涉,因此如果镜头太小,成像时不可能清楚的,相机的像素再多,也不过是很多像素堆在一起而已。

    大众对边界不了解的另一个表现是吃一大堆其实并不需要的维生素。人缺乏了维生素当然不行,但是吃多了也没有用,因为人每天需要的维生素有个上限,这就是边界,超过了这个上限的摄入量,全部被排除了体外,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苹果成功的奥秘:从科学和技术的区别说起

    1. 了解时代的技术边界。

    所有的真正的内行,都知道边界在哪里,只有外行才会无法无边。

    苹果在设计一款新产品时,会先了解当下技术的边界在哪里,哪些技术已经可以完全实用了,哪些还要等几年,对于需要等几年的,它会几年后再考虑。

    1. 技术没有公司边界和国界。

    苹果采用的很多技术都不是它自己公司内部开发的,只要技术或者产品好,谁的都行。早期iPod充电器大得不得了,后来采纳了一家中美合资做变压器芯片的公司的产品才有了如今小巧的充电器。

    1. 由于在技术上不越界,并且采用开放心态,苹果基本上不做基础研究。

    苹果的研发费用相比它的营业额是很低的,很多关键技术都是买来的。苹果不会为了一个世界还没有解决的难题,自己投入巨大的气力从基础研究做起。苹果从不把新产品的命运,寄托在还没有结果的科学研究上。

    1. 在边界内,整体上做到最好。

    苹果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在边界内尽可能地平衡各种需求,给一个整体上最好的答案。

    把苹果手机的每个技术指标单拎出来,都算不上是同类产品中的翘楚,但是在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后,苹果会尽可能把产品做到极致。


    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

    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
    1. 基线:下面一条线是基础

    可以理解成直到今天为止人类所掌握的工程知识,或者你所掌握的工程知识。对于不同人来讲,这条线的高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专家,他的基线就很高,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从业者来讲,基线就很低。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建立在这条线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它的下面开始做起,这一点很重要。

    中国的民间发明家的发明根本就是不讲究科学的蛮干、胡干除了浪费时间和金钱,根本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们花了一辈子时间和全部积蓄搞出来的东西,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就算做成了,水平也太低。而水平太低的原因是他们脚下的那根基线太低了。

    今天绝大部分人在工作中的方法和民间发明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立足于一个非常低的基线。而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就要提高基线。

    很多对专家来讲是常识,在工作中不需要太动脑子,拿来就用的知识,对另外一些人来讲,就是高深的新知。

    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基线。

    1. (理论给出的)极限:上面那条线。

    在工程上,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一个差别在于是否了解极限的存在。

    火电厂或者轮船使用的涡轮蒸汽机的效率刀60%多以后就无法再提高的原因在于蒸汽的温度是有限的,热力学上的卡诺定理限死了特定蒸汽温度下发动机的效率的上限。

    1. 阶梯: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

    工程师和科学家有一个不同,科学家常常是告诉大家这件事可以做,但是工程师要明白怎么做。

    鸟巢式建筑,在20年前全世界都做不到。原因在于那时基线太低,那时的技术还不能进行超大型规模的钢结构施工。

    为什么下面画得粗,上面画得细?

    因为靠近基础的部分,全世界做的人很多,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到上面,越接近有难度的目标,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甚至很多道路要靠自己探索,因此就越画越细。

    工程师的工作,其实就是找到或者编织攀登绳索的工作。在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普遍适用的。


    如何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

    1. 宏观层面。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将虚拟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变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计算机思维需要你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找到计算机的解决策略。

    2. “中观”层面。一个好的操作系统,不是做某一件事特别好,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体上让人感觉特别流畅,比如苹果的操作系统就是如此。

    又如计算机科学中的递归原理。它将大事分解、从小事做起,步步干净利落、自顶向下,再自下而上回归,非常具有美感。

    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果想管理好一个公司该怎么做?这家公司的 CEO 只要管理好手下几个副总裁就可以了。副总裁只要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好自己事业部下面几个总监就可以了,类似地,总监管理好经理,经理管理好一线员工。CEO不必操心怎样管每一个员工。

    1. 微观层面。
    1. 设计出计算机内部整理和查找信息的技能。

    计算机内外的各种资源都要合理地编号存储,然后根据编号来访问,要有合理的编号方案,以及与其配合的高效率访问算法,这个实现计算机各种应用好坏的关键。在生活中,它等同于我们处理各种事情的条理性。

    1. 缓存。

    凡事要留有余量,很多时候要预先准备好数据和程序,这就是缓存。这样当大事当前时,能有所准备,有空间回旋。

    至于编好程序,这是计算机从业者所必需掌握的“雕虫小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军的谷歌方法论|002 如何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em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