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了些年纪的东北人都不会忘记火盆儿,那是每个东北人家寒冬腊月里不可缺少的一件用来取暖的法宝。
火盆儿是用泥土制作的,材料虽然普通,可工艺并不简单,而且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制作出来好用的火盆儿来。做不好,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所以这技术就成了每个村那么一两个人的专利。每年入冬之际,东北农村就开始猫冬了,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冷得手脚都拿不出来,再说冰天雪地的也没有太多事要做。无论有事没事,一冬天的御寒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用窗户纸糊窗户缝,抹墙搭抗。当然准备一个火盆是每家必不可少的。每当这个时候,会做火盆的手艺人就成了村里你求我请的香饽饽了。经常是预约排号,随然没有现在京上广买车摇号竞争那么激烈,但是每家那种焦急程度也不一般,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是一个关乎冷暖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情况下,在手艺人到来之前主人得先做好几项准备工作,把制作火盆儿的材料一样不缺地备下。黄土是主要材料,不能用沙土,沙子密度比较大,做出的火盆儿份量重,而且保温效果不好。准备几斤生马粪,用的是里面的纤维,纤维纵横交错在黄土,能起到防止火盆儿开裂的作用,还减轻了重量,增加了保温效果。这是一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尽管这些土生土长的手艺人不懂其中的科学道理。另外还要准备一点麻线,也是用来增加纤维强度的。这东西谁家都有,是每个家庭女人用来纺绳纳鞋底余下的废料。别看这门又土又掉渣的手艺,还真的不可小觑,手艺人到了谁家都得当回事儿地伺候着。每顿几两烧酒必不可少,小鸡大鹅之类也时常端上桌,惹来不少人的人羡慕。本来农村人就热情好客,何况还有求于人。材料准备是主人的事,其它事情就由手艺人自己动手了,不是怕人家说自己小鸡烧酒伺候着不干活,怕的是弄不好丢了手艺。虽然不用评分晋级,但这也算是手艺人的一种敬业的态度。黄土和掺入马粪是有一定比例的,然后把麻线也按比例掺入,加入水之后朝着一个方向搅拌,然后再向反方向搅拌,反复进行,直至搅拌均匀,使得里面的纤维分布均匀方向一致。然后像把醒面一样放置一会再反复几次,感觉干湿度与粘合度合适了,手艺人就开始操作起来。首先是制毛胚,然后塑形,不借助任何道具,一气呵成。每当这个时候旁边的人都不能打扰,就像看魔术一样,看着刚才还是一摊泥巴,个把钟头的功夫就在大师手里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器物。这时候手艺人才会在主人递过来的旱烟盒子,慢条斯理地卷起一只纸烟,边吸边告诉一旁看热闹的人,如果中间停下来休息,会影响泥料的粘合度,停下来接茬处水分挥发,再接上去以后容易有裂缝。真是应了那句內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话。火盆需要慢慢地干燥,不干透不能盛火使用。边干燥边修饰的事就由主人自己做了。通常是找来一片瓷碗的碎片,一点儿一点儿地在没干透的外面磨蹭,使得外面很光滑,不仅手感好,也很美观。几天以后火盆就可以使用了,主人第一次使用时要准备一盆好火,就是好柴禾烧出来的炭火,目的是检验一下火盆的保温效果到底如何。好用一点的火盆儿能把一盆儿火保存一天一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村人大多都有个爱串门的习惯,因为村子里大多可以攀上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有论头。冬天里女人们喜欢抱着孩子东家走走西家逛逛,有时还带着毛线鞋底,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做点真线活。谁家暖和就往谁家聚,所以火盆儿的功用就被开发的淋漓尽致。给小孩子热吃的,在火盆儿里烧烙铁,夹出个火星点烟,小孩子尿湿了裤子也用手抻着在上面烤干。就连顺手从头发里揪出的虱子也自然丢在火盆里。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还在火盆里放玉米粒崩爆米花,烤土豆充饥。当然,火盆儿在春天的时候还会被女人用来给母鸡做窝孵蛋,甚至有的母鸡除了火盆其它做的窝都拒绝入住。
几十年过去了,农村都建了新房,安了暖气。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需要大家围在一起猫冬了。但是当我再走进哪一个人家,在暖暖的房间里喝着热茶的时候,却总觉得缺少了另一种温度。那个简陋的火盆并不值得我怀恋,怀念的是那小小火盆儿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氛围。它不仅使人们围拢一起取暖时手伸到了一起,面贴到了一处,它同时也使人们感情也凝聚一处。考热一个个寒冷的话茬,所有的话题在一盆炭火间开始,在一派温暖中蔓延,误会可以在热烘烘的气氛中消融,矛盾可以在嬉笑怒骂中和解,信任与亲情在围炉畅谈中传递……
又是很久没回那个养我长大的地方了,对家乡和那里乡亲的怀念依然如故,可是当我每次回到那个村落时,又莫名地有一种失落,乡亲们见我还是关切地嘘寒问暖,还是那么朴素可亲,我依然觉得已经失去了一点什么,莫非就是那个曾经温暖过我无数个冬夜的小小的火盆儿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