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使用碎片时间的3个不同层次,你在哪一层?

使用碎片时间的3个不同层次,你在哪一层?

作者: 哪儿黑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19:52 被阅读84次
碎片时间.001.jpeg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进入工作后),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一般认为碎片时间是小于半小时的时间片断),不断的被各类事情打断,不断的被各种信息影响,我们的效率越来越低下,我们焦虑,于是时间管理的书籍汗牛充栋,时间管理的方法是你方唱罢我来唱,各种知识服务也如雨后春笋来填充我们的空虚与焦虑,然而经历了这么多,有多少人真正的掌握了方法,摆脱了焦虑,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接下来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思考来讲述使用碎片时间的3个不同层次,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层,时间不够用了,使用碎片时间记录与分析方法来优化行动。

随着参加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担负的任务越来越多,各种讨论、会议、新增的任务层出不穷,突然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想要知道时间去哪儿了,于是就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利用,用各种TIME管理软件(爱今天)来记录分析时间使用的情况,发现不少时间其实是被象刷手机、聊天等占用了,于是就开始有计划的缩短这些时间支出,结果就是觉得自己象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很机械地不断重复各种工作,累得象条狗一样。

第二层,最大的利用了时间,但是对自己的提升很有限,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碎片化阅读与听讲。

就这样做了3个多月后,发现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转,没有目标与方向,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想把日志上的任务全部完成,于是就反问自己,这就是我要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我还是追求成长的。接下来开始学习新的方法,将任务排序,方法大家都知道,4象限法,根据重要性与紧急性两个维度安排,在工作中经常是以重要且紧急的维度为主(职场上的都知道,紧急的都是第一时间必须要解决的,否则也称不上紧急,很多书上说第一要做重要但不紧急的,我不是太认同。)

上下班途中的碎片时间,或者下班后的时间,这些会根据重要度来安排,比如想提升管理能力或者领导力,正好最近网上不少的知识服务提供商,就买些课来听,终于觉得自己开始高大上起来了。

第三层,回到初心,进行非碎片化阅读,升级碎片式思考。

大约又过了几个月,发现在碎片时间中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好象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的记住,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一周前你在班车上读的那篇朋友圈的文章还记得多少?我反正基本都忘了,我开始反思,是否真的是大脑开始老化了?但好象对一些新学的编程语言与语法都记住了。

于是开始读一些脑科学方面的书,象《重塑你的大脑》等,发现记忆本来就是个逆天的事件,而大脑的功能却又非常的强大,但必须多用才能记得住,因为用的过程中,你的神经网络在不断的重组,突触间的传输效率不断被提升,就算是中风后的人,也有可能重新激活神经网络。

那么如何做呢?我实践后发现,在碎片时间中进行思考,是最有效率的。我的感受是,当你在输入信息时,由于是在碎片时间时做的,碎片时间本来也会有很多其它的输入,这样就会争抢专注力,对效率是个非常不利的影响。但在思考时,由于输入过程已经完成(之前需要进行非碎片式阅读等),就很可能进行思考的心流模式,外界的纷扰,有时能起到正向的推动力作用,我的思绪会被聚集在我所想要关注的地方。想象一样,你在做白日梦的时候,旁边的一切都仿佛离你很远,你的世界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为了防止碎片式思考时,会真的进入白日梦状态(走神了:旁边的美女身材好好,好白,口水啊!要不要去搭个讪?),我做了以下的准备:

主题的提前选定,并且已经列在需要思考的计划里了,比如:大脑思考得越多的东西,就记得越牢。

对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我能不能列举自己的一些感受与事例?有没有相反的例子?

这个观点我能用在什么地方?(提升记忆力,提高脑区的活力,给人洗脑)

能与什么以前的其它观点结合起来?(这个是为了把这个观点挂上思维结构)

然后在思考的过程中,能有重点的把好想法记录下来,并更新日志,在一周后的其它时间继续思考(防止忘记)。

最后,以上所有的想法,还需要跟笔记术(行动计划)结合起来,把任何一个学到的知识进行碎片式思考,不仅能更好的利用好碎片时间,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结构化的思维与知识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使用碎片时间的3个不同层次,你在哪一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il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