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的皇帝制度产生于秦始皇,结束于溥仪,有始有末。当我们谈论皇帝时,通常会无比羡慕,然而事实并不这样。皇帝一词至少有3个指向。1是作为一种制度的皇帝,行使着制度权力,拥有制度和遗传性权威;2是作为个人的皇帝,完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的适合当政治家,如雍正,有的不适合当政治家,如李后主。由于二者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皇帝,比如昏君、明君、暴君的划分。3是作为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在传统的纪传体史书中,以皇帝为本纪,来记载一代的大事。以上3个含义可以简称为皇帝的个人性、制度性和时代性。由于这3种不同的含义,导致了不同类型的皇帝传记写作,对皇帝的评价也就不同。本文是我对中国皇帝传记的各类著作的梳理。评价皇帝的标准,可以参看读史手记-中国皇帝排行榜前30强。评价皇帝传记的标准以前者为前提。需要说明3点:
1、本文所列传记以皇帝个人为主,兼及该皇帝在位的时代,不列宰相大臣。
2、传记的选择以专业性学术著作为主,不涉及一般普及类读物。
3、本文不涉及皇权思想、皇帝制度的沿革演变等著作。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热爱历史的朋友一、秦汉三国的皇帝传记:
图1-秦始皇-王莽由图1可知,秦和西汉的帝王传记,以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王莽为多,其他皇帝的传记较少,甚至没有。以下分别说一下优缺点。
1、张分田是研究政治思想的,这本《秦始皇传》突出了秦始皇的时代性和制度性。对于秦始皇个人的生活着墨不多,李开元《始皇帝的秘密》正好补充。马非百的《秦始皇帝传》主要是史料梳理,进一步研究可看。于琨奇从思想性写秦始皇,与张分田重复,可不看。
2、李开元的《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侧重时代性和制度性的改变。安作璋的《汉高帝大传》原名《刘邦评传》,多了一些个人性,两本书可互相参看。周启元的书可不看。
3、张维华《论汉武帝》以及罗义俊《汉武帝评传》写的言简意赅,初学可看。庄春波的《汉武帝评传》写出了汉武帝时代的前因后果,开头提出文景之治的问题,以昭宣中兴结尾,在时代完整性上最好。金惠《创造历史的汉武帝》主要说明汉武帝时代的变革,侧重制度性和个人性。杨生民的书侧重制度性变革,缺点是没年谱。《制造汉武帝》一书扭转了对汉武帝晚年政策改变的看法,一定要看。安作璋的书可不看。
4、孟祥才的《王莽传》,我建议读旧版,写的简明,然后看葛承雍的《王莽新传》,李元的评传可不看。
图2-刘秀-曹丕东汉史是秦汉史研究的薄弱之处。皇帝传记写的最多的是开国阶段,和帝以后,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皇位更迭较大。三国的热点在曹魏,以下说说光武帝和曹操的传记情况。
1光武帝的传记,曹金华叙述的最清晰,因为是光武帝老乡的缘故,比较偏爱乡贤。黄留珠的《刘秀传》评价最准确“定丁帝王,中兴君主”,缺点是没年表,可用曹金华的补。安作璋的书可不看。
2、曹操的研究除了皇帝的三种角度,还有文学的部分。王仲荦的《曹操》新版题名《王仲荦说曹操》写的最简明,张作耀的两本书侧重点不同,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张亚新的《曹操大传》,我认为写的最全,年谱上可用张可礼《三曹年谱》。关于三曹以及建安文学,我没有详列,读者需要注重曹操的文学一面,很重要。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皇帝传记:
图3-孝文帝-隋炀帝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士族为主,皇权衰落。皇权以家族的形态出现,个人的特性淹没在士族的风流之中,然而在南北朝各出现一位影响全局走势的皇帝。最后以隋文帝统一收尾。
1、北朝是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刘精诚的《魏孝文帝传》写的最好,程维荣的书可不看。周建江的《太和十五年》以反思孝文帝改革为目的,指出孝文帝改革造成北魏的分裂,这个观点成立与否,还需探讨。陶新华和陈春霞的书具体地说明了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此外还有迁都、定姓族等重要措施,可以看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等书,限于本文主题,没有详列。
2、南朝则是梁武帝以及侯景之乱对南朝的打击,确定了北朝统一全国的趋势。侯景之乱可看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萧衍的身上既有儒家的一面也有佛教的一面,钱汝平和朱岩的书突出其佛教的一面,赵以武的书叙述较为全面。柏俊才的书是资料考订,具体结论有出入,读到时候要注意。
3、韩昇的《隋文帝传》写的很好,但要注意他对陈寅恪关陇集团理论的批评是应该商榷的。施建中的书最重要的是对隋文帝的评价,其他部分可不看。关于北周到隋朝的政局演变,参看吕春盛《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
4、关于隋炀帝,可以先看韩隆福的《隋炀帝评传》,然后看袁刚《隋炀帝传》的结尾部分。郑英德和胡戟的书可不看。韩隆福的《隋炀帝评传》重点看高敏的序,对隋炀帝的评价作了学术史的梳理。
图4-唐代各位帝王的传记从唐代开始,宋、明、清的帝王都出了至少一套帝王传记。以下分别叙述:
1、牛致功的《唐高祖》传是由《李渊建唐史略》扩写的。帝王传记这套书,大多数没有附年表,可用刘恩惠的《唐高祖》一书末尾的大事表,以下类推,不赘述。我们分析李渊成功,还要注意其他集团为什么失败,因而选了两本书来说明,可参考。
2、唐太宗的传记阅读顺序如下:黄永年《唐太宗李世民》/汪篯:《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胡如雷《李世民传》—陈志贵《唐太宗》或《贞观之治新探》。其中,汪篯的《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是由其几篇论文组成,很简短,却很重要。陈志贵除了《唐太宗》。还写了《贞观之治新探》两本书观点有重合之处,毕竟是一个人写的,所以没列后者。此外关于贞观之治的反思,可以看高明士和孙国栋的论文。
3、对于武曌一般有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肯定是从其个人性和时代性着眼,以赵文润的《武则天评传》为主,否定是从武曌对唐代制度的破坏着眼,以雷家骥《武则天传》为主。其余的书可以不看。
4、关于玄宗,在时代上着眼,以袁英光的《唐明皇传》为代表,许道勋的《唐玄宗传》原本是打算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的,侧重个人生活,两本书可合看。关于安史之乱,最新的成果是李碧妍的书,本文列的是两本安禄山的传记。
5、肃代德顺宪是后安石之乱时代,也是唐政府重建的过程。传记可看:任士英《唐肃宗评传》、刘玉峰《唐德宗评传》、李天石《唐宪宗》,其余可不看。
6、关于晚唐,最重要的事件是牛李党争,与本文的主题无关,没有列。但结束牛李党争的是唐宣宗,晚唐的衰落也从他开始,可看黄楼《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此后黄巢民变打破晚唐的政局平衡,唐帝国也在平叛黄巢的军阀手中分裂。方积六《黄巢起义考》必看,孙钦礼《黄巢传》参考。
三、五代辽宋金西夏元皇帝传记:
图5-五代至辽金由于五代的政权更迭频繁以及辽金历史的史料缺乏,关于两者的皇帝传记比较少,能搜集到这些已经不易。其中,周峰的《完颜亮评传》写的最好。辽金的皇帝传记写作比较薄弱,最好和宋代皇帝传记一起看,这样对当时的政局了解更清醒。
图6-两宋帝王传记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中居然没有宋代皇帝的传记,可怪。在宋代,宋太宗、宋神宗、宋高宗、宋理宗四位皇帝是四个转折点。
1、张家驹的《赵匡胤》是宋太祖传记写的最好的。另外,由于宋代士大夫势力很盛,名臣辈出,以至于皇帝不显,宋仁宗的例子可作代表。
2、宋帝列传这套书,写的最好的是《宋太宗》、《宋光宗宋宁宗》次之。宋太宗一朝对辽战争的失败引发守内虚外的国策,北宋的积贫积弱也形成于该时期,士大夫政治也萌发于该时期。
3、迟振汉的《宋神宗》写的比仲伟民的《宋神宗》好。神宗变法,官制上可看张复华《宋神宗元丰改制之研究》,此书后来扩充成《北宋中期以后之官制改革》。经济上可看叶坦《大变法》,军事上可看曾瑞龙《拓边西北》。北宋晚期则属于后神宗时代,可看方诚峰《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任崇岳《宋徽宗宋钦宗》之前的版本叫《风流天子宋徽宗传》,之后的版本叫《宋徽宗-北宋家国兴亡实录》,之前之后都不如这本《宋徽宗宋钦宗》写的专业。
4、王曾瑜的《宋高宗》,后来改名《荒淫无道宋高宗》,偏重对高宗的批判,可用寺地遵的书来补充高宗的好处。
5、胡昭曦的《宋理宗宋度宗》一书,此后其弟子张金岭继续研究写出《宋理宗研究》和《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两本书,对南宋的灭亡认识更深入。
图7-元朝皇帝传记蒙元的帝王传记,蒙古国时期以成吉思汗为主,元朝初期以忽必烈为主,中期33年换了8个皇帝,也写不成传记,最后以元顺帝收场。在写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传记时,一般有三种角度,也是三种人在写,一是汉人,如李治安,侧重汉化。一是蒙古人,巴拉吉,侧重蒙古族。一是外国人,如莫里斯侧重世界性。我说的侧重是三者的宏观对比。
1、成吉思汗的传记可以看符拉基的《成吉思汗传》,这本书由余大钧的父亲翻译。然后可以看余大钧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其余可不看。
2、忽必烈的传记可先看周良霄,然后是杉山正明,李治安的书太厚,可从缓。当然李治安写的最全面,不嫌厚的话,可先看。
3、邱树森的《妥欢帖睦尔传》新版叫《妥欢帖睦尔评传》,对旧版作了修订,是目前最好的。
四、明清时期的皇帝传记:
图8-明代的皇帝传记明代的帝王丛书有两套,以“某某帝”为书名的这套不如以“某某皇帝大传”为书名的这套。明朝的研究中期比较薄弱,可看“某某皇帝大传”这套书。在洪武、永乐、嘉靖、万历、崇祯几位皇帝上又有多种传记,以下分别辨析:
1、朱元璋的传记,可先看吴晗《朱元璋传》,这本书有4个版本,《吴晗全集》全部收录,我个人喜欢第四版。吴晗的文笔和史识都好,缺点是史料辨析有很多错误,可用陈梧桐《洪武皇帝朱元璋大传》一书补充,这本书修订版改名为《洪武大帝朱元璋传》,是目前资料上、考证上最好的传记。其余可不看。
2、永乐的传记,可先看杨林《马上天子-明成祖传记》,杨林是商传的学生,青出于蓝,写的比商传的《永乐皇帝》强。然后看毛佩琦《永乐皇帝大传》和朱鸿《明成祖与永乐政局》,朱鸿的书比晁中辰写的好,晁中辰写的散。此外,关于靖难,王崇武的《明靖难史事考证稿》和《奉天靖难记注》必读,迁都看张奕善《明成祖政治权力中心北移的研究》,河运看吴辑华《明代海运及运河的研究》。
3、嘉靖可以看林延清的《嘉靖皇帝大传》。嘉靖朝面临“南倭北虏”的困境,本文没有列倭寇问题,对嘉靖伤害最大的事件其实是大礼议,所以,列了三本大礼议的书。
4、万历的传,曹国庆和樊树志写的都可以,樊树志的书史料比较多。关于万历朝的朝鲜之役,我列了两本李光涛的书。对万历个人的心里描写,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写的相当好,虽然我不同意他的结论。
5、崇祯的三本传记,苗棣的书后来改名《大明亡国史》,写的通俗,可以同余同元《崇祯十七年》一块看,樊树志的《崇祯传》史料罗列较多,可后看。此外,我还列了张献忠、李自成的传记。
图9-清代皇帝列传清代帝王也有两套传记,一是清帝列传,二是清帝写真,写真我没有列。清帝列传这套书,有的是作者的旧作充数,如阎崇年的《天命汗》是他的《努尔哈赤评传》的改名、孙文良的《天聪汗崇德帝》是《清太宗全传》的改名。清太祖以阎崇年的传记最好,太宗可以先看韩春艳《皇太极的盛京春秋》,然后读《清太宗全传》。此外还有两位不是皇帝却对政局有重要影响的人,清初是多尔衮,可看我列的三本著作。清末是慈禧太后,目前的传记很多,我都不满意,可先看左书谔的《慈禧太后》,如果读者有理想的传记推荐,可留言。
晚清也就是从道光开始,由于史料众多、事件人物众多,几乎每一朝都有大事,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我只挑了几个,没有一一详列;在挑的事件中,也仅列一本著作,其余的没有列,大家知道这个事很重要就行,不要责我疏漏,这不是晚清史书单。下面说说康雍乾。
1、关于康雍乾时期的整体情况,可看这个书单:
图10-康雍乾整体情况2、关于康熙,目前还没有我比较满意的传记。可看孟昭信《康熙评传》,姚念慈的《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对康熙的把握很准确,可惜是论文合集,没有写成传记。
3、关于雍正,研究的最充分,冯尔康的《雍正传》写的最好。可以先看傅松岩《朕知道了》这本书写的非常棒,注重“意”,可与冯尔康的《雍正传》合看。其政治措施,可看我列的其他基本著作。即位之谜,可看杨启樵《雍正篡位说驳难》和冯尔康《雍正继位新探》。
4、乾隆本人有政治的一面,有诗画的一面,有出巡的一面等等。郭成康《乾隆大帝》写的最全,不一定最好但全面。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注重其政策的全面研究。其实关于满汉问题、八旗问题、准部问题、四库全书问题等等都应该研究并写在传记里,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整合,前面的康雍乾书单有涉及乾隆的部分,可以参看。王子林的《在乾隆的星空下》注重乾隆的文艺一面。此外还有几本很受欢迎的书,如《叫魂》、《怀柔远人》、《乾隆出巡记》、《乾隆一日》可参看。
最后说一下溥仪,末代皇帝的一生很传奇,三次即位,三次失败,他自述性传记是《我的前半生》,王庆祥补写了《溥仪的后半生》,文笔没有《我的前半生》好。要了解溥仪,需要知道清末新政是怎么演变成辛亥的,又为什么会出现复辟思潮,最后还要涉及伪满洲国。有人说袁世凯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其实溥仪才是,他第三次登基是伪满的康德皇帝,到1945年下台。所以,无论从清朝的灭亡,还是皇帝制度的灭亡,溥仪都是最后一位,末代皇帝这个称呼是甩不掉了。
由于本人阅读有限,难免有遗漏的传记,读者可留言补充。还有一些传记,我没有列出来,因为学术价值较低,读者若有不同意见,可留言商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