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闲着,上课、读经典、背诗词、写教案、做笔记,练舞蹈……平凡的日常。还好,也算没虚度。
自知不是有胆识有魄力之人,这辈子弄不出什么大动静。但也不甘心得过且过,人生需要不断前行,哪怕每天只迈出一小步,总好过原地踏步。
一直在努力找寻那个更好的自己,相信时间看得见,用过的功、流过的汗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自己。
人生苦短,时间有限,要做的事很多。尽可能拣自己感兴趣的来做。比如读书,比如讲课,比如写作。
书是个好东西。它会让年轻时无法理解和认同的问题,慢慢有了答案。它会让从前那些模棱两可的想法,一点点儿清晰起来。
说起读书的好处,想起了近日引起网友热议的“东莞图书馆留言农民工”——那位只读过小学却热爱读书的吴先生。
吴先生说:“因为人读书就明白道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与矛盾,所以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它开阔了我的眼界,启发了我的智慧。”
吴先生一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做人要有正气,要知道是非,通过读书知道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说得多好!读书不仅给吴先生带来了智慧,也带来了好运。在媒体的帮助下,吴先生找到了工作,他可以继续在东莞图书馆读书了。
最近读的更多的是经典书籍,《论语》、《诗经》、《唐诗宋词》……年岁见长,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愈深。大家们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凝视,读了,懂了。你会觉得,人生仿佛不一样了。
不断输入可以更好地输出。我愿意把自己有限的所知所得分享出来,和大家一道进步。
自知天赋有限,也相信勤能补拙。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从未间断过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凡事讲究缘分,一直觉得与阅读写作有着不解之缘,从小就热爱。后来又成了语文老师,更离不开读读写写。偶尔写上几篇不痛不痒的文字,也算圆了“作者”之梦。
不满意最近的写作状态,感觉退步很多。疏于动笔,拿起笔也不在状态。写了删,删了再写……索性先放一边,去读书。
不勉强自己也算一种醒悟。轻易不会被所谓的”励志文”和别人的言论所动。别人的活法只适合别人,还得独辟蹊径,申请自己的“专利”,踩着别人的原路岂不是白活一回?
喜欢自己的“倔”劲,虽然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但从不妥协,始终苦苦地坚持为“不被左右”而抗争。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很多时候,喜欢一段话是因为认同,正中下怀的文字读起来好舒服。
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认真做自己,哪怕是孤独的。但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理解并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活法。
每天只有一天,人生的每天都弥足珍贵。无论做事还是做人,自己在一点点进步的感觉很愉悦,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不敢说无畏岁月,时间倏忽过,只能说更懂得了珍惜和敬畏。
努力,让时间看得见,让岁月成为一种馈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