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一名司机,你驾驶一辆汽车慢速行驶在狭窄的小路上,有一辆出租车在你前面行驶,刚好对面也开过来一辆出租车,一条路容纳不了两台车同时前进,因此需要你前面的司机或者迎面开车的司机后退让路。
如果前面的车和对面的车都不让路,那么所有人都会被卡死在这条路上,现在你要想办法说服前车或者对面得车后退让路,你应该如何说服呢?
大部分人得思路是,先从自己得大脑中寻找答案,说服对方让路,给一个让他让路的理由就好了。
这部分人得答案通常是:
让路了,你可以做个好人。
赶紧让让路,我还要去接小孩呢。
大家出门都不容易,你让一下吧
这种思路就好像是传统说服逻辑的文案,通常都是自我视角,大部分是在自己得头脑中寻找答案,他们讲出的理由绝大部分都是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而不是别人关心的事情。他们往往只想到了他想让别人做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真正在意的事情,所以这类人往往无法说服别人让路。
要想让别人去做某件事,就得去别人的大脑中寻找答案,不是想象我要如何说服别人,而应该是对方最在乎的是什么,看似差不多,但背后是一个根本的思考出发点问题。
应该先把对方在乎得事情全部想一遍,看看有没有可以作为说服的理由,要找对方在乎得事情,就得找出对方平时会做哪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并发觉背后的原因。
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这些不一样的事情一般是,拒载,超近道,不开导航。
对应背后的原因是,拒载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时间效率,载更多的人多赚钱;
不开导航可以提现自己得专业性;
下一步就是把我们想让对方倒车这件事情,和别人在乎得提高时间效率,或者和提现专业性联系起来。
这时答案就来了,比如你可以说,这里几个人,只有你是专业得司机,所以你要不到一下车吧
用户视角,就是在别人的大脑中寻找答案。
看起来人人都能理解,但实际几乎没有几人能做到,它非常的反直觉,以至于刻意练习的人也很难做到。
它的对立面是自我视角,是人的本能,普通人思考一件事一定是从直觉:从本能出发,他就像人的膝跳反射一样。
大部分文案都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们总是问,我该如何形容我的产品?于是市面上充满了用修辞手法描述场景,描述感受的文案,但文案不是比拼文字功底,营销者应该去在用户的大脑中找答案,在他们的大脑中去关联那些已经存在的事实。不断思考用户看到听到了什么,他们在意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它如此难做到,以至于大部分人几乎没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写出来的文案都是在自嗨。
有没有根治自嗨的方法?
答案是有,就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先假设用户不会去看你的产品,假设用户就是世界上最笨最懒的那种人,他们看不懂你的产品,想不到文案背后的弯弯绕绕,你的广告本身是无效的,在这些前提下,想想我们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回去做这件事,就能理解我的意思呢?找到消费者不去做,不理解的原因所在。
过去我们认为营销目标是:我想让用户做什么?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带着这个疑问做营销文案,才是可取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