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中国历史,或者说有点江湖阅历的人,都不难发现,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纸面上的好人总是被光环笼罩,那叫一个高大上,那耀眼的光芒,让我坐地铁没给叔叔大爷让座都得自惭形秽好久。至于纸面上的坏人,则无一不让人自信爆棚,人人皆可啐其一口,然后大骂一句“你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下面还立马有人跟贴说“请不要侮辱猪和狗”。
今儿要讲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坏人,无论是网络、传统媒体,还是玩票的自媒体,在心血来潮弄个中国古代十大坏人时,这哥们都是绝对的种子选手,要是把习惯的按年代顺序换成年代倒叙 ,这哥们要是入不了前三甲,肯定有人说弄排行的人没文化。
九千岁,这个被以《明史》为代表的史书,以《先拨志始》为代表的私家笔记,以《梼杌闲评》为代表的演义小说,以及各种评书、影视作品通力合作、全方位塑造下,已经是一个集卑鄙、奸诈、阴险、狡猾、邪恶与狂妄于一身的坏人,绝对的人见人恨,花见花败,车见车爆胎的极品坏人。
魏忠贤
曾用名:魏四、李进忠、魏进忠
称呼:九千岁、九千九百岁、厂臣、傻子
出生日期:隆庆二年(1568)正月三十日
死亡日期: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初七日
死亡原因:上吊
家庭成员: 父魏志敏,母刘氏,继父姓李
亲属成员
配偶:客印月(对食)、冯氏(休)
族叔:魏志德
侄子:魏良卿
外甥:傅应星
族孙: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魏鹏翼、魏良栋
姻亲: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
爱好:喝酒、赌博、整人
三个故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习惯于玩一种站队的游戏,把人分为好人、坏人,因为这样简单明了。最常见的套路就是某人做了某件坏事,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坏人,然后他之前做的某件好事,就被说成是别有用心,老奸巨猾。这世界真的是非黑即白吗?其实呢,笔者认为作为政治人物,就不应该有人被称为好人,也不该称为坏人,因为他们都是灰色的,好事坏事都会干,只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
九千岁的种种“恶行”是本书的重点,作为开胃菜,我们先来看几个小事情,让我们先对九千岁有点初步的了解。
第一件故事呢,是一个小鸟的故事,也叫“国王与小鸟”。
皇城里平淡的一天,一只小鸟飞进宫里,具体是什么鸟、什么宫无从得知,反正大明的天启皇帝看见了。
大明帝国的第三加第五等于第八加七等于第十五代皇帝——朱由校,这位皇帝驾崩那年才23岁,而这事被说出来时是在天启四年,而他死于天启七年。
一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在这憋闷红墙高瓦下,发现这么一个活物,于是乎撸胳膊、挽袖子,就要亲自爬梯子去抓鸟。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件很危险、很不合规矩的事,于是呢,坏蛋魏忠贤抓着皇帝的衣服拦着,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就是不让皇帝爬梯子,一句话“鸟出没,请注意!”。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是件小事,第二个故事呢就更小了,名字为皇帝赏的新衣。
话说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内侍,也不知因为什么事情,讨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一高兴就赏他件新衣服。
这件新衣服呢,颜色有点扎眼,学名叫绯袍。
明朝对于等级划分是非常严格的,虽然到了明中晚期,民间已没有太多的忌讳,但在官场还是非常讲究的。
比如文武官员的公服,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
这位小内侍呢,被皇帝赐绯那可是很风光的事儿,自然要衣不离身的秀了。结果就被魏忠贤看见,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个小内侍:“这不是你的身份可以穿的,虽然皇上高兴赏了你,但你还是不应该穿!”。
魏太监发话了,这个小内侍就只能撅着嘴,再也不敢穿了。
第三个故事呢,说起来略微有那么一点疼,名字就叫“薅朱毛”!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同样不为人知。说这件事的人呢,还是一个被打成阉党核心的太监,可信度我们后面再来分析,先看看事情本身。
天启皇帝左颧骨哪儿长了根白毛,虽说不是什么天生异相,不过民间一直有说法,这种白毛是福毛,不能拔,要么挡灾要么长寿,总之说法是不少,不过明熹宗知不知道这说法,就不好说了!
有个叫孟兆祥的暖殿近侍,也不知是给皇帝洗脸,还是梳头的时候,估计是脑袋进水了,伸手就把皇帝那根白毛给薅了!估计薅的挺疼,当场就把明熹宗给薅急眼了,准备要严肃处理一下这个中二少年!
具体要怎么个严肃法,记录这事的人没说,不过“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传说大家都听过,反正拖出去打几板子应该叫不上重责。
魏忠贤呢,在皇上气头上的时候出面了,原始文字为“赖逆贤竭力救解始免”。魏太监使尽十八般招数各种劝解,各种安抚才让皇帝平静下来,救了这个二百五的孟白痴。
读完这三个小故事,为什么会有种怪怪的感觉,貌似这个魏忠贤跟那个只知“献媚人主”的九千岁不大一样啊!明史好像说的是“日引帝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这种坏蛋怎么会为这种小事而惹朱由校不高兴?
献媚人主,不说帮着天启扶梯子吧,也该派小内侍们去抓鸟啊!
皇帝高兴赏赐,就逗皇帝高兴就好了,何必不让人穿?万一那天皇帝想起来了,一说魏公公不让穿,那不惹得皇帝不开心吗?
至于那个薅朱毛的白痴,不说是想出个花样收拾他吧,也该站在一旁看热闹就好了,何必去捋虎须、触逆鳞?
奇哉!怪哉!
这边有人说了,你先别忙着奇怪了,凭着真假莫辩的三小故事,就想来证明魏公公,你家祖上姓魏吧?这三故事背后都有些故事,下面我们再来聊聊故事背后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