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三年级的儿子,从入学那一天开始,就教给他真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坐姿。到现在,我还得老念叨着提醒:脚放平了吗?笔拿对了吗?左手放好了吗?腰放松挺直了吗?得提醒,是因为他做不对做不好。提醒,是为了让他自我矫正。他几乎每次都说,有!当然是在悄悄调整后说的。
二
教给同学们读书方法:一本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花比较短的时间,把封面,作者介绍,目录,后记,封底等信息先浏览一遍。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随时随地问过许多孩子,有时候拿过他正在看的书,问这本书有几回;有时候问你现在在看的是什么书,作者是谁。信不信由你,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回答不出来,而且不止一次答不出。这次回答不出,下次再问,还是回答不出。
三
分析学生的练习卷时,面对学生的阅读题解答时,是语文老师挫败感最强的时候。事件的概括,重点词、重点句的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人物情感或人物特点的分析……哪种题型的答题策略都讲了又讲,可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结局:错得一踏糊涂!
为什么明明已经教了,孩子为什么老是学不会呢?
其实,不管是执笔,读书,还是答题,都只做了一步,那就是教给方法。而孩子没做到,就是缺少践行。我们都知道,要学以致用。都已经教给方法了,他当然就要像我说的那样做啊!
却不知,在知和行之间,在方法与践行之间,还隔着千山万水,有着重重困难。
以写字姿势为例,儿子在幼儿园里拿画笔时,早就养成了随意的习惯,爱怎么握笔就怎么握笔,爱什么姿势作画就什么姿势作画。进入小学,虽然教给他正确的方法,可他的小心眼里,未必把你的真确当真确。就算觉得真确了,原来的习惯要改,谈何容易?家里的随手泡底座挪了位置,我们会一次次拿着水壶,走到原来的地方,找不到底座了,才忆起,哦,已经换到那边去了。对大人来说,习惯的力量尚且那么强大,对孩子来说,要改变更难。
再说读书,学生拿起一本书,关注的是故事本身。你教他读整本书的方法,虽然很科学,很有用。但不是他需要的,他们就会忘记。就像吃饭,明明知道蔬菜有营养,明明知道汉堡薯条可乐不好,可是如果让孩子选择,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不好的,不选择有营养的。他们选择的标准是爱好。
所以,只教给方法,其实是万里长征才走出第一步。要让方法得到践行,直至成为习惯,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咱们以答题习惯来说。本次练习卷的阅读题中有一道题目: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能正确完整答出这道题的,全班不到三分之一。
事实上,这一题的答题方法是那样简单:本题四分,意外着四个得分点。一,不能去掉。二,回答出竟然的意思。三,结合短文内容说竟然的作用。四,做总结。
这样的题型重复很多次,老师方法强调很多次,学生的错误仍然继续上演。原因出在哪?我问自己几个问题:
老师讲了,学生听了吗?
学生听了,理解了吗?
学生理解了,记住了吗?
学生记住了能应用吗?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讲解的时候,留了个心眼,不唱独角戏,不以讲完为目的,而是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观察结果令自己震惊:
对老师说的话,有听明白的,不到百分六十,能记住老师的话的,不到百分二十。如果没听明白,没记清楚,怎么可能懂得答呢?
这样的题型很重要,是老师觉得重要,方法讲得很清楚,是老师自己清楚。学生的真实情况是,你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他全神贯注。你讲纯是干货的答题技巧,他充耳不闻。
我于是这么做:关键处,老师说一句,要么提问,要么请同学复述,要么来个抢答。让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听。讲完了,让同学总结再总结。单单动嘴还不行,还要动手,每说一点,就伸一个手指头。手指头都伸完了,还要追问,为什么是四点?因为这一题是四分。
信不信由你,这么一场下来,大部分同学记住了。好吧,你们修改自己的答案,修改好不举手,马上站起来分享。于是,你还能发现学生的错误,有人虽结合短文内容,但只写生命奇迹,没写惊讶的情感。有人答了,但没总结。于是,再调整修改。更重要的是,同学一个个分享,就是一次次给后进生提醒。
如此下来,算是解决了“听了”“理解了”“记住了”的问题。至于“能应用”的问题,更为复杂,但一定需要一次次重复才行。
当老师在感叹,我都说了无数次,怎么还不会的时候,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寻找原因,就会发现,自己说了,其实只是交给方法,要让学生做到,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
读初中的女儿,小时候因为博览群书,迷恋阅读,表现出许多光环,让我忽略了对她习惯的养成。凡事只是告诉她要怎么做,却从没去关注她做了吗,结果现在的她,背诵不精确,读题不抓关键,选择不全面分析,答题不扣重点。让做妈妈的我,肠子都悔青了。如果能够助她把方法变成行动,现在会是怎样的情景?
从方法到践行,中间的路很长,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