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段
001
3月一整个月都在大街小巷溜达。出发点是要找一个合适的铺面,完成的小店选址。可看到的一些现状却让我感到非常震惊。
之前上班,是在人流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的中心商场。虽然工作日,商场的人流量会减少,但节假日还是能看到人流聚集的场面。可即便如此,看着店铺生意一天天下滑,我的焦虑症也在一天天加重。
本以为街边小店的状况会好一点。可事实却是,常看到一条街的店铺,在饭点都没有什么人流,整条商业街都很冷清。
由于各种成本的压力,很多商家只能选择歇业,及时止损。那些还在开着的门店,大多也是苟延残喘。
实体店老板的普遍感受是,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线下没有人流,你说开放线上外卖平台吧,各大平台的抽成提点,时不时的满减活动,也是利润微薄。
大家感叹,现在是个连想赚点辛苦钱,都难的时代。
002
于是我就开始思索,为什么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什么实体店的生存状况越来越糟?
首先,在成本层面的“三高”。高房租,高人工,高原料,使得实体店本身的经营压力就很大。
其次,客流量获取难度加大。
现在每个城市都出现了很多大型商场。这些大型商场构成了一些生活服务圈。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
与此同时,地铁,轻轨等便捷交通工具的出现,也使得人们消费的流动性增强。
因此,那些实体小店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小,人流被稀释分解,生意也就越来越难做。
第三,经营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网上消费的习惯已经养成。同时物质极大丰富,整个市场供过于求。
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发生了变化。不断追求,更好看,更好玩,更新奇,更健康的东西。
而实体店的老板们,不但在用传统的卖货思维做生意。而且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完全无感,或者说不知从何入手,去满足这些需求。
与此同时,传统制造业在快速转型,技术的发展进步,大数据的形成和完善,供应链体系和冷链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使得跨行业降维打击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服务业,利用他们的数据资源,供应链资源,系统优势,不断提高定倍率,形成了头部效应。
再次,挤压了传统实体店老板们的生存空间。使得他们的经营难上加难。
003
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实体店应该怎么办?是放弃挣扎,还是等着互联网巨头的以新零售的名义来整合呢?
两者都会让人心有不甘。那么,就需要转换思维,拥抱趋势,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进行自救。
首先,需要从传统的卖货思维,转变成用户思维。“转身成为用户的代言人”,以服务商的身份来服务用户。
其次,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传统经营者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会做很多营销活动,吸引客流,来卖货。而且常常抱怨,流量稀缺。
流量确实对生意又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用卖货思维吸引的流量,也不是真正的流量。只有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设计,去引流,才能吸引到有价值的流量。
第三,从用户思维到社群经济。社群经济就是改变传统广撒网的经营模式,转而服务部分精准顾客。利用口碑的传播效应,实现裂变。
那么什么是用户思维?如何做才能吸引更多流量,建立起顾客社群?以及如何运作顾客社群,形成口碑传播,实现裂变呢?
答案正在寻找中,且听下回分解。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