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每天写500字
从电影《大明劫》看古人如何看待瘟疫

从电影《大明劫》看古人如何看待瘟疫

作者: 若风的南墙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8:17 被阅读0次

    电影《大明劫》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642年,这时距离明朝灭亡仅有不到两年了,当时的情形是大明朝面对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崇祯迫于形势紧迫重新启用了大将孙传庭,而孙传庭则临危受命在潼关抵抗李自成的军队;故事的主角吴又可是一位江湖游医,此时他恰好来到了在军中担任军医的老师身边。而这时,人数不多的军队爆发了一场怪病。

    大明劫

    我们抛开电影的真实性,就事论事,来看一下不同身份的人是如何面对瘟疫的。

    首先我们来看下那些患病的与未患病的普通士兵如何看待瘟疫,这些人代表了最底层的普罗大众,由于其局限性,他们对这件事没有足够的认识,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认识,一种“厉鬼作祟”的说法很快在这些人中流行开来。

    面对疾病,他们表现的是恐慌,盲从以及无秩序性,他们不听从医生的劝导,干脆自暴自弃,在强烈的恐慌中,甚至绑架了孙传庭的夫人,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乌合之众”吧。

    我们无权责备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只是他们求生的本能反应罢了,对于这些人,我们不可能用多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们,孔子把这种状态概括的再恰当不过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命都保不住了,还顾得上那许多吗?

    恐慌的士兵

    首先出场的是吴又可的老师,吴又可的老师在为得了怪病的士兵医治时,由于起初的症状与伤寒类似,便按照治疗伤寒的方法开药,但士兵不见好转,病情反而更加严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死去,没人再敢吃这位医生的药了,这位医生渐渐崩溃了,不断的重复“医书上不是这么说的啊,难道是我错了”,终于,这位医生也感染了瘟疫,不幸逝世。

    固执的老师

    我们称赞这位老师的牺牲精神,我们可以为他感到惋惜,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他给了我们哪些教训:这位老先生自以为医术精湛,其实只是照搬医书,要知道世事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新形势,如果不思考,不加以改变,终究会走向覆灭。

    与老师不同的是,吴又可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表现大为不同,通过老师的失败,他看出了这场疾病与伤寒的不同之处,并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建性的举措,他精确的判断了疾病是通过口鼻也就是呼吸传播的,由此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包括将病人与健康的人分开、佩戴口罩等。

    像不像出门在外的你

    吴又可本身就是一个屡出怪招的医生,同样的病情,他总能有所创见,对这场怪病,他投入了极大的耐心且融入了自己的思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获得了成功。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疗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更要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前面也说到过,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医疗工作者更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做“吹哨人”。

    面对瘟疫,大将孙传庭作为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他的作为是一把火烧了,在那些感染瘟疫的士兵将要启程的前一晚一把火烧了个灰飞烟灭。

    大将孙传庭

    结合当时的形势,这样做或许是对的,但士兵从哪里来啊?士兵来自人民。一个政权长期存在靠的是什么?是人心啊!一个不能为人民着想的政权凭什么存在,农民不起义推翻你才怪,“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唐朝就开始说,说到了明末仍然没有做到。

    最后,来说一下电影中出现的土豪劣绅们。这些人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仍然一毛不拔,甚至侵吞军田,囤积居奇。

    土豪劣绅们

    其结果其被孙传庭要了性命。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活该!你们不想想,国家有难了,你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发国难财,国家不拿你开刀,难道留着你继续逍遥自在吗?

    综上,我结合电影《大明劫》分析了下古代的几种人如何看待瘟疫,希望能对今人有所启发。

    ps:以上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电影《大明劫》看古人如何看待瘟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hb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