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PMbook
我们如何决策又如何犯错?|《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如何决策又如何犯错?|《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 TaraChen | 来源:发表于2016-05-15 11:28 被阅读500次
    我们如何决策又如何犯错?|《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这本书跨多学科解释决策过程和决策失败的原因。作者马奇涉猎广泛。但是侧重于对理论的说明,对于给出例子解释非常吝啬,因而理解费力,比较适合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我重点看了前两章—对于两种决策模型的分析。

    理性决策理论(后果的逻辑)

    纯理性决策
    在最理性和理想的情况下,决策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备选方案
    • 期望
    • 偏好
    • 决策规则

    哪些行为是可能的?每个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这些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多少?这些结果对于决策者的价值是什么? 就价值而言,如何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这里的详细步骤和方法论,有一本书《决策的艺术》写的很好。

    但是通常,决策者只能做到“有限理性”,作者从不同学科论述了原因

    生理学

    • 注意力有限
    • 记忆力有限
    • 理解力有限
    • 沟通问题

    心理学

    和人们决策过程的四个简化步骤有关

    • 编辑(editing)
    • 分解(decomposition)

    要使分解成为一种问题解决的策略,各种问题之间就不能密切相关。... 分解策略的一般性表明,世界上的各种情况实际上是松散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问题可以独立解决。但是这种一般性也有可能误使人们把分解应用于它不能起作用的情况中。

    要记住应用“分解”的假设——情况间不密切相关,可分解。

    • 启发法(heuristics)

    指的是决策者先识别所面临的情况属于何种类型,然后讲适当的行为规则运用于这些情况中。

    与新棋手相比,优秀的棋手...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识别各种不同情况的能力以及他们所存储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规则。

    • 框架(framing)

    决策者的典型做法是狭义地为问题设定框架。...他们决定本地选择和本地偏好,而不进行全面的利弊权衡或考虑所有的备选方案。他们通常会满足于发现了一组足以解决问题的条件,而不去发现最有效率的一组条件。为在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上相邻的当前活动分配适当的权重而不为疏远的活动分配权重。这体现了目光短浅的决策者与眼光长远的历史学家的差别。

    行为学

    决策者似乎更倾向于选择“满意化”而不是“最大化”
    决策者有时会在某个问题的一些方面用最大化策略,在其它方面用满意化策略。

    最大化搜寻(maximizing search)对预期收益和成本的变化反应灵敏。满意化搜寻(satisficing search)强调备选方案相对于目标的地位。...它对备选方案相对于目标的当前地位反应灵敏。

    那个经典的实验就反映了满意化的策略:如果让你立刻得到500美金,和90%的概率得到1000美金,1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大意)

    满意化假定人们更关心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成功或失败,而不关心成功或失败的程度。...选择满意化的决策者会区分什么情况属于承担了“损失”还未被“拥有”之物的风险,什么情况属于承担了损失拥有物的风险。

    社会学和行为学

    注意力和搜寻理论
    作为注意力和搜寻理论的满意化

    满意化更应该是搜寻规则,而不是决策规则。满意化规定在哪些条件下开始搜寻,在哪些条件下停止搜寻。...例如业绩低于目标,增加搜寻;业绩达到目标,停止搜寻。

    对搜寻模型的阐释

    搜寻不仅是需求驱动的,也是供给驱动的。...有些场景,当使用者在寻找信息,信息也在寻找使用者(如购买东西)...有些场景是信息主动躲避寻找者(如军事机密)或信息寻找者主动躲避信息资源(如投资者和股票销售人员)。

    作者从搜寻理论对成功与失败的孕育关系,富人会变得更富还是更穷?的阐述很有意思。

    成功的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寻环境是否丰富。失败引发的搜寻会提高效率,减少愚蠢情况的发生。成功引发的搜寻则引入了更具风险的备选方案,它倾向于进行相距较远的搜寻,并且会在成功几率小的情况下进行较大的变化。如果成功引发的搜寻(宽裕搜寻)产生的收益高于失败引发的搜寻产生的收益,或者如果先前的成功是由持续进行的制度化搜寻或供给方搜寻产生的,那么富人会变得更富。
    在技术成熟的社会里,成功孕育着失败。因为在这样的社会,宽裕产生了低效率,并使成功引发的搜寻收效甚微。技术不成熟的社会,成功孕育着成功。

    决策由于遵循规则和身份而产生(适当性逻辑)

    决策者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 识别问题
    • 身份问题
    • 规则问题

    处于什么样的决策环境?我是什么样的人,或者组织是什么样的组织?像我一样的人或像这个组织一样的组织,在这样的情境下会如何行动?

    身份

    激励和身份的内部化

    身份的内部化与对自我行为的内部解释的形成有关,而与激励没有直接关系。增强身份内部化的标准策略是强调某种行为(通常是小行为)所具有的身份含义。例如要求人们在请愿书上签字以表明他们关心环境。...通常称为这种公民有一定报酬,但最关键的策略却是不奖励这种行为,奖励的是取得这种身份的意义。

    唤起身份和规则
    四种唤起机制

    •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个体在过去因为做某事而得到奖励或惩罚,更有可能唤起某种身份。...个体更有可能唤起那些有大量正面经验的身份。

    • 分类(categorization)

    具有单一划分标准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较少依赖于唤起过程(并且可能没有认真地与世界校准),而划分标准较丰富的个体则较多地依赖唤起过程。

    这里不是很懂。

    • 近因(recency)

    最近被唤起的身份和规则很可能再次被唤起,这就导致在时间上和情境上的稳定性。...每天扮演管理人员角色的个体,有可能在回家后把管理的角色带入自己作为配偶的角色中。

    • 他人的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 of others)

    现实中或想象中他人的存在强调了身份和情境的社会意义而不是个人意义,并更加符合社会期望。

    依然不太懂。

    组织因素的影响

    个体从组织的楷模中选取自己身份和行为的模型。同时,个人选取的模型也取决于组织对楷模的解释。

    这个观点真是妙,一下子上升到了上帝视角。

    可以不把组织描述为合约的签署者和激励的提供者,但可以将其描述为剧本的写作者和线索、台词的提供者。组织是舞台经理,它们提供在特定情境下唤起特定身份的台词,组织空间和时间上的线索以使身份的不一致性最小化。

    规则

    规则的违反有3种情况

    • 规则自身的不一致性

    如果每个 情境只能唤起一种且仅一种身份,每个身份只能唤起一个且仅一个规则。就可能遇到问题。例如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冲突。

    • 故意违反已知规则
    • 不相容性

    委托人(组织的所有者、管理者等)和代理人(员工等)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性”。...职业道德可能会与组织利益冲突。

    对经验的理解

    经验由一组已观察到的事件(以及对它们的解释)构成。已观察到的事件是实际上已发生的事件的样本。因为过去发生的一些事件有可能无法观察到,也不能行程经验。反过来,已发生的事件是潜在事件的样本。历史是从有可能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一组所有可能事件中选取了某些已发生事件而实现的。

    又是一个“实验者”的上帝视角。

    个体运用简单的因果理论来解释经验。个体认为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在结果周围找到原因。因此他们根据时间和空间上的相邻性把行动和结果联系起来。...在结果周围寻找原因这一假设并不愚蠢,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点,即使它不正确,邻近的结果与较远的原因之间也因为有一系列互相邻近的因果链而产生了联系。

    后果的逻辑与适当性逻辑的区别

    后果的逻辑更加强调个体和组织预期未来和形成有效偏好的能力,而适当性逻辑则更强调个体和组织学习过去和形成有效身份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如何决策又如何犯错?|《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jv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