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来村子任教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她不仅长得漂亮,人品也是出了名的好 。有人夸,自然也有人嘲笑她傻乎乎地守在穷山沟沟里,她听到了,也不毫不在意。
有一天,我们闲聊,她说起了她的故事。
文静打小学习就很好,高考也是意料中的考了高分。可是,家里经济困难,无法继续供她上学。这时,国家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免费师范生。学校不仅免除学费和住宿费,还给生活补贴,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到偏远地区任教几年。
当时,她只想着解决眼前的困境,报考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了,履行做教师义务的时间来临了。
她只要一想到去穷的叮当响的破地方,心里就一阵难受。她硬拖着,校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她再不去,就要赔偿费用。无奈之下,她只好去了。
她坐上了火车,一路向北,去了西北的一个小镇。那里特别偏僻,下了火车,转乘长途汽车,然后一直走山路,崎岖的羊肠小道,也不知道要拐多少次弯。西风呼呼地刮着,她不由自主拉了拉围巾,突然看到前方红旗在空中飘荡,心里才有了希望。
走进学校,教室极其简陋,让她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么贫穷的学校。教室是土胚房,木质的门窗布满了裂纹,油漆脱落。桌凳像是有了年岁的脸庞,皱纹道道。桌子没有桌兜,学生像蜘蛛结网一样,用毛线在课桌腿上织就了一道网,把书包搁置在上面。好些凳子都被钉了木楔子,看起来伤痕累累。黑板是用水泥做成的,表面涂了一层墨汁,残留着淡淡的粉笔字迹。低头一看,泥土地,依稀可见笤帚划过的痕迹,水洒在地面上,留下朵朵水花。
校长带着她参观完了,她沉默着,走出教室,心情凝重。
校长叹了口气,:小文啊,学校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他抬头望着远方,像是盼着什么,继续道:“每年都有教师来这儿,他转身,低头,摇了摇头“能留下来的……”
一校之长都这样了,她又怎么好拒绝,略微思考一下,进了教室,向讲台走去。校长激动地跟了进去,边走边喊:大家快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们的新老师。听着来自十几个学生的掌声,她知道,那是对她的欢迎,更是对老师的期盼。她点点头,掌声过后,教室安静,所有学生的眼球都聚集在她身上,那眼神那么纯净清澈,而又炽热,带着无限的渴望。这些目光刺痛了她的双眼,她的心也开始隐隐作痛,她仿佛被钉在那里了,再也迈不下讲台了。 不负学生期盼,她热情洋溢,简简单单地讲述了一堂精彩的课。
晚上,她躺在床上,回想寒窗苦读十几载,追求人生大道。原来这就是,哺育天下。
后来,每次遇到坎坷,她也想过放弃,可是看到学生的眼神,她内心就揪的疼,瞬间又有了勇气,坚守在这小山村,散发着微弱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