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人冒险拯救1个人,值得吗?
相信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肯定会纠结上面的问题!
瑞恩的三位哥哥已经为国牺牲了,他成了母亲唯一的儿子,国防部为了不让她母亲伤心,专门派遣一个八人小队冒险救他,然后送他离开战场,最后仅剩两名队员,而瑞恩也成功活了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0413/9bf0da301379e194.png)
八人出发,两人幸存,即花了六人的生命代价,换得瑞恩一人的存活!
6>1,稍微有点数学基础的人,都会认为这次拯救行动亏大了!
瑞恩又不是什么将军议员,也不是重要情报人员,正如他自己也说过:“这样没道理,我何德何能,可以先走?”
若瑞恩死了,她母亲会伤心,难道其他士兵死了,他们的母亲不会伤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0413/837df0b9e38bfdb7.png)
这次拯救行动有意义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项军事任务,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亲自下达的命令,虽然米勒中尉等人在了解任务的时候,也会有所质疑,也会埋怨浪费军事资源,但在受命之后仍然踏上了寻找瑞恩的危险之旅。
誓死完成任务是军人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荣耀,所以“纠结行动的意义”本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知道,美国文化里是不宣扬、不主张牺牲精神的,相对于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崇死精神盛行的东亚文化,美国人更懂追求个人的权利,美国政府更是为了“天赋人权”而努力保障每位公民的权利。
该片目的除了反思战争、歌颂盟军的勇敢和忠于职守,还有就是宣扬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八人换一人,这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一个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了!
拯救生命,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本就是一个神圣光荣的使命,过分追求效益回报,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也是对施救者和被救者的一种侮辱!
再者,获救的瑞恩没有辜负为自己牺牲的战友,他尽力活好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了一个好人,他和家人都感恩战友为自己做的一切,他没白活的人生,就是延续着逝去战友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0413/05f57e2ef8804062.png)
怎么看待米勒中尉放走战俘。
米勒中尉放走的战俘,重新回到了德军,而且在最后的战役中开枪打中米勒的要害,导致了他的死亡,这算是一种讽刺吗?
无论是杀人、救人还是放人,这都是一个价值观的选择,只要做到无愧于心!
杀人,片头抢滩登陆战双方的残酷火拼,只是立场不一样而发生的一场战斗而已。
救人,米勒小队的拯救行动,不仅是在履行军人职责,也是在进行生命的救赎。
放人,米勒出于自身的善良和对杀戮的厌恶,放过了一个杀死战友的敌人,当时仅剩的战友也骂他是白痴,甚至要脱离队伍,之后米勒语重心长地跟大家诉说自己的来历——他本是一位教师,但因为参与了这场战争,让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见惯了太多的死亡,94位战友的死亡才让他当上了如今的指挥官,他害怕杀戮会让自己离家越来越远,他需要得到救赎,拯救瑞恩,也许就是这场战争中唯一的好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0413/a37bfc37044875a4.png)
我们也没有资格责怪那个杀死米勒的战俘,他被俘的时候为了求生,绞尽脑汁讨好米勒小队,先是赞扬美国,又是唱美国国歌,甚至还骂自己的元首,贪生怕死的行为更能反映战争的真实,而他最后杀死米勒那一段,更是让大家深刻反思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
这位战俘最终还是被米勒小队的翻译员射杀了,算是给观众一个交代,也是对恩将仇报需要付出代价的一个诠释吧!
生命救赎的终点——家
我们的边塞诗也常常涉及“征人思乡”的主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家卫国,早日结束战争,便可早点和家人团聚。
米勒小队的任务,是为了让瑞恩安全回到他母亲身边,卡帕佐临死也要把那封写给父亲的信交给队友,韦德死前也不断地喊妈妈,米勒也有一位在老家等待自己归来的妻子。
战争的残酷无情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瑞恩是她母亲唯一的儿子了,想想那些牺牲的独生子士兵,他们的父母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0413/3f643530529bebef.png)
米勒八人是踏着敌人的尸体来到瑞恩身边的,敌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为了自己可以回家,就要毁掉他人的家庭吗?
所以米勒他们需要一次生命的救赎——让瑞恩安全回家!
尽管会有牺牲,但至少也要让瑞恩代替自己回到日思夜想的家庭!
结语
战争是没有赢家的,它只是一场纯粹的生命消耗,但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那样我们便会少一些家庭悲剧,直至世界和平!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0413/f2a248cded56b14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