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四川简阳发声了一起恶劣事件!
视频画面呈现的是一个怯懦的低着头不敢看镜头的男孩,他不敢反抗也不敢开口求救,在施暴者使用手机进行录像的过程中,从被逼下跪抽烟到承受拳打脚踢,施暴者一系列“熟练”的行为让我看的是心寒胆战...!
这些个看似其貌不扬的孩子体内竟然蕴藏着满满的「恶」!
最后,男孩甚至哭的憋红了脸在施暴者得意的耻笑结束了这个录像。
校园霸凌无法消除
相信不少家长都曾在网上看过有关校园暴力的视频,为人父母——看到视频里传来的施暴画面肯定都是愤慨不平,想要为受害的孩子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然而最后只能化为无力的文字在网上进行抨击,或根据自身经历对他人提供真实案例的结果。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无法伸手拯救那些无辜的孩子,甚至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安,担心着下一个遭受如此不公的事情就发生在了自己身边...!
更何况,关于校园霸凌这件事情,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从来都没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世界各地上,有校园的地方,就会有校园霸凌的现象。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无法消除校园霸凌的现象,但我们可以减少校园霸凌的发生!
别为施暴者开脱
网上有过很多专家深刻分析过那些校园霸凌中施暴者的心理,甚至有很多网友分享自己所遭遇的真实事件,但是从来不会有人为施暴者开脱。
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怪论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有个朋友叫小Q,她曾经在面临高考的时候遭受到了所谓的“校园霸凌”。不同的是,她所遭遇的是一场不带伤疤的霸凌。
这场看似是一群人的霸凌,其实只是源于她和另一个女生的个人矛盾。于是乎,那个那个女生带着她的好姐妹每日忙于奔波各个女生寝室就是为了煽动更多的人加入她们的团体。虽然后来告知了父母,却始终不曾与父母细谈。
因为她到现在都无法忘记每次走进教室的时候被一群人刻意的盯着,拐弯抹角的说一些令人害怕和厌恶的话语;每天被人监控着学习和洗漱,甚至被人故意阻挡使用浴室......是的,这些事情她从来不曾与家人吐露,因为她不希望让家人感到难受。
然而有次外出她和母亲发生了争吵,母亲来了一句:你看看你自己,当初被人孤立你以为自己就没有问题吗?为什么不针对别人就针对你一个人呢!
那一刻,小Q震惊之余感到十分受伤——原来在家人眼里,这都是自作孽导致的。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想,作为受害者,我还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不,并不是。校园霸凌从来都不是双方合作的产物,施暴者根本没有理由和权利对他人身心造成伤害!
家长嘴里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就是让孩子过度自省。我们不为施暴者开脱,也别让父母自己成为校园霸凌的推手!
家是源头
还记得在一部《legal high》的日剧里,古美门律师说:
“欺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作为加害人的学生、老师、学校?不,这些都不是本质。
本质是更恐怖的东西,那不只存在于教室里,也存在于办公室、公司、家庭里,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我们平时不得不察言观色、随波逐流。多数派自然地被认为是正义,意见相悖的就会被排挤。
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特别是在这个所有人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地移动着的国家,名为气氛的魔物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在这个敌人面前,法律也许都无能为力。它是个能吞噬一切日渐壮大的可怕怪物。”
我们常说:环境决定人生。没有错。
许多家长花心思花精力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什么才是“好”?通过成绩判定还是老师判定?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我为孩子挑选了好的学习环境和资历深的老师,孩子肯定不会出事!可是欺凌的本质,是气氛——这是人为营造的啊。
虽然老师负责传道受业解惑,学校提供良好的环境供孩子学习,但这不代表家长就能把一切都交给老师和学校。我们还是要从源头——家庭,让孩子得以成长。
因为人的本性是一个家庭塑造的,决定孩子人生的还是家庭,这背后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力量!
如何避免校园霸凌
比起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很多人认为校园霸凌都只是受害者承受了伤害,其实,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比如“旁观者”,他们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无声的扎根进入孩子正在成长的内心,间接摧毁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部分家长根本都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所处的环境,他的身边是否发生了校园霸凌,是受害者?旁观者?还是霸凌者?
家长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自信的,正直的人。遭受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往往都是不自信的,敏感的,人缘差的孩子。
家长可以有意识的——
鼓励他锻炼身体
比如引导孩子爱上一项孩子喜欢的运动,坚持跑步或是练习跆拳道都可以;
允许他和同伴有冲突
在孩子经历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的过程,父母要试着引导他学会如何化解与人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孩子认清矛盾的原因和性质;
允许他经受挫折
家长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事事限制包办代办的后果只会让孩子学会逃避缺乏主见,遇到事情身心都承受不了。
鼓励孩子分享生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学会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保持和孩子日常的互动,无论开心还是难过要让孩子敢于开口与父母交流,不要让孩子从小就成为一名有心事的“小大人”。
人最后总是要靠自己的,
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保护孩子一辈子,
那么培养他保护自己强大自己的能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