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影响猪场效益的因素主要分为五大类:品种、营养、健康、环境、管理。
随着我国农牧业从业人员养殖意识和水平的不断优化提高,对于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品种、营养、健康及管理因素的重要性,大家都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可是对于环境因素,大家要么根本没有什么意识,认为养猪嘛,提供猪只的吃、喝、拉、撒、睡就足够了。要么有意识却无能为力,认为受制于猪场的规划布局、建筑类型、设备设施、老板的经济实力等等因素,好的环境控制无法在自己猪场得以实现。
真的是这样吗?走进温氏沙湖猪场的生产区,呈现给我们的答案却并非如此。
沙湖场是温氏1.0的传统猪场,没有高大上的自动化温控系统,没有先进的自动喂料体系,主要工作基本全部靠人工操作,但就是这样的传统猪场,在科学的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所有员工环环相扣,上下一心,不断优化,做出了PSY近25的优异成绩。注意,这是温氏的杜洛克原种猪场哦!这样的成绩已然不易。而优异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生物安全的重视和猪场环境的控制。
环境控制可以分为六大模块: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光照和噪音。
温度方面,猪只不同的日龄大小、采食量、空气流速、地板类型,都会影响温度需要和感受。大家不光要重视数字温度,还要关注猪只的体感温度。不同的地板类型、垫料、风速,都会影响猪只的实感温度。这一点需要大家引起重视。至于猪只不同生理阶段的温度标准,大家自行百度即可。
湿度方面,建议的湿度标准为65%-75%。大多数时候,猪舍常见的问题是高湿度。高湿度除了影响母猪采食量之外,还会导致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滋生,导致母猪健康下降,引起乳房炎和子宫炎;导致仔猪感染链球菌,引起关节炎、脑膜炎、腹泻等发生。温氏的解决方法是将舍内的水龙头移至舍外,尽量减少舍内水的使用。同时配合生石灰、密斯陀等干燥剂使用,效果不错。
风速方面,建议的通风标准为1.88Kg/m³/h,母猪最大风速不得高于2m/s,仔猪最大风速不得高于0.2m/s。
空气质量方面,为减少氨气、硫化氢、粉尘等有害气体,需要测量猪舍最小通风量,保障舍内空气新鲜。建议的有害气体含量不得高于4.8ppm。
光照方面,每日12-16个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在150-160勒克斯左右。光源应设置在母猪身后,避免设置在头部直射母猪眼睛。
最后是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噪音方面。应尽量避免人为的、突然的噪音。母猪喂料时可先快速喂一遍,然后根据不同猪只的采食量适当加料。仔猪剪牙、断尾、补铁、阉割、免疫时间等尽量集中,并且在远离母猪的区域操作,避免仔猪叫声对母猪的刺激,导致母猪泌乳中止,需要等到一个小时后的再次放奶。另外,还要注意母猪叫喊对于人员耳朵的伤害,可使用耳塞保护。
温氏用实际行动表现告诉我们,猪场环境控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不想做,就会有万般借口;想做,一个理由足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