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随想录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作业本
红楼随想录|| 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红楼随想录|| 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作者: 疏食遨游客 | 来源:发表于2021-06-19 15:26 被阅读0次

    一、为什么读书?

    要想说清楚为什么读《红楼梦》,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读书,因为《红楼梦》首先就是一本书。简单来说,读书分为两种,一者是被动,一者是主动。

    被动读书者,是为了考试升学工作之类,有着直接的功利目的,不在本文要谈的范围之内。主动读书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别人读的,二是为自己读的。啥叫为别人读书呢?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一个感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在《劝学》中稍加发挥了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一点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为自己读书和为别人读书的本质区别就是功利性的有无。这种主动读书的“功利性”和上面所说的被动读书的“功利性”还不一样,被动读书的“功利性”很直接,是明面上的,不带伪装的;而主动的功利性的读书带有“伪装性”。

    人生在世,如果能不为“稻粮谋”而读书,实是一大幸事

    为自己读书,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为别人读书,就是荀子所说的“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需要特别明确一点,此处的所谓“君子”“小人”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只是指地位的不同。据此,为自己读书和为别人读书也没有高下的区别,更无褒贬的色彩,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读书方式。

    为什么要这么细致的区别读书的方式呢?不同的读书方式会直接影响读者和“书”的关系,和书的“亲密”程度。所有带功利性的读书,都是想从书中获得“名”和“利”,是对书的一种榨取,是对书的一种利用,书只是一种工具,人和书之间没有温度;而不带功利性的读书是人和书的“对话”,是人和书的“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不是为了获得外部的什么“名”和“利”,而是一种心灵的需要,这时的书变成了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是有生命的,是有温度的。从某一角度说,这种为自己的读书也是带有“功利性”,只不过此处的“功利”纯粹是为了内心,和一切外部的东西无关。

    只有这种纯粹的无功利的读书,才可以走进《红楼梦》的世界,因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就是以一种纯粹的无功利的态度来写的。

    二、为什么读《红楼梦》?

    《红楼梦》是有门槛的,并且这个“门槛”还不低,并不是每个人想读就可以读进去的。四大名著中,《三国》和《水浒》有打打杀杀,热闹得很,《西游记》有神仙鬼怪,也很热闹,唯有《红楼梦》既无打打杀杀,也无神仙鬼怪,都是写的家庭的日常琐事,并没有什么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掺杂其中。

    但是《红楼梦》却成了四大名著中最有名的作品,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最贴近生活,和真实的生活距离最近。而《三国》《水浒》《西游》等都离我们平常人的生活较远,我们只能去欣赏,而无法去体验。而《红楼梦》一书中所写的人、情、事,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可以“以自己的经历”通过想象去“体验”一下的。

    所以,读《红楼梦》的门槛是什么呢?就是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越多越丰富,你就越能走进它的世界。如果你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那你就只能站在它的大门只外,听听里面的“热闹”了。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红楼梦》归入“人情小说”,并说《红楼梦》“全书所写,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用“悲喜之情,聚散之迹”八个字来概括《红楼梦》一书的内容,实是知家之言。人生诸事,人生种种,也都在这八个字里面了。你对这八个字参透了多少,你就能读透《红楼梦》多少。

    世上读《红楼梦》的大多数人,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上,这没有错。但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实在只是这部书所要表现的“人情”中的一种罢了,并且也并不是主要的一种。人们之所以把它当作主要的,就和很多人把“爱情”当作人生的主要内容一样。爱情这东西,放在“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这八个字中,究竟能激起多少的风浪呢?

    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在年过不惑,第N次捧读红楼梦时,关注的重点已完全离开了年轻时所关注的那些儿女情长。读到最后贾宝玉离开家准备去考试,和王夫人薛宝钗袭人等告别时,竟是鼻子发酸。这是最后的“聚散”了,告别之后,贾宝玉即是离开了他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贾府”,出离红尘了。

    只见宝玉一声不哼,待王夫人说完了,走过来给王夫人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只有这一入场,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王夫人听了,更觉伤心,便道:“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可惜你老太太不能见你的面了!”一面说,一面哭着拉他。那宝玉只管跪着,不肯起来,便说道:“老太太见与不见,总是知道的,喜欢的。既能知道了喜欢了,便是不见也和见了的一样。只不过隔了形质,并非隔了神气啊。”

    读着这样的文字,想着“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这句话,人生几十年的岁月一下子好像都来到了眼前。忽然又想起最近带着几个外国同学读汪曾祺先生的《受戒》,读到“小明子”离家去当和尚时,跪下给父母磕了一个头,就跟着舅舅走了。我说读着这样一个情节有点让人心酸和无奈,下面的几个外国学生竟然也重重地点点头,一个韩国太太用不太流畅的汉语说这让她想到了她结婚时离开父母的情景。

    如此看来,这“悲喜之情,聚散之迹”八个字,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读《红楼梦》呢?答案就是:读《红楼梦》,你可以更好地明白什么是生活,人生的种种都在这一“梦”之中了,如果你想弄明白什么是人生,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你就去读《红楼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随想录|| 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xd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