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曹雪芹有两阕词《西江月》,寓褒于贬的批评了贾宝玉的不学无术: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其实宝玉真的“腹内原来草莽”吗?真的“愚顽怕读文章”吗?非也。
贾宝玉其实也是一肚子的“学问”的,只不过,这些学问都不合时俗,根本入不了他父亲贾政的法眼;贾宝玉也是很喜欢读书的,只不过,他喜欢读的书都于功名利禄无补。贾宝玉的跟班小厮茗烟有一次为了讨贾宝玉开心,从外面的旧书摊书铺中弄了一堆“这样的书”,把个贾宝玉高兴的无可无不可的。
都是些什么书呢?简单说就是“武侠与言情”两类。原名是这样的“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这些书贾宝玉以前从未见过,茗烟不让宝玉把这些书拿进大观园,他也知道,如果叫贾政知道了,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园去,拣来拣去,挑了几套还不算在俗的,拿进自己的房间,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些过于粗俗的,就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拿进房间去的几本中,有一本就是《西厢记》。在一个阳春三月,贾宝玉拿了这本书走到大观园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认真研读。不巧被林黛玉发现了,两个人又一起读,两个绝顶聪明的人只用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读完了。
所以,贾宝玉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读“某些书”,虽然不喜欢读,但也被迫硬着头皮读了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细看看贾宝玉肚子里的“学问”。
宝玉启蒙甚早,宝玉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正是贾府中最尊贵的人——大小姐元春。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写“元春省亲”的文字中有一句文字,大意是说元春没有入宫之前,也是自小由贾母教养的,后来添了宝玉,元春是大姐姐,加上王夫人生宝玉时年龄较大了,所以元春非常怜爱宝玉。元春既然能选入宫且后来又“才选凤藻宫”,定是诗书满腹的,宝玉在未入学堂之前,“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己卯本红楼梦)”。
诸位请看,宝玉在三四岁时就已学了“几本书”、“认识了数千字”,这种天资和文化水平岂是我等一般人能比得了的?现在的一个大学生能认识多少个汉字?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这个常用字表共有3500个汉字,包括2000个常用字和1500个次常用字。这3500个常用字大概就是一个高中生要学习的全部范围。所以,除了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别的专业的大学生的识字量也就是这个数了。而贾宝玉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识字量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入学读书,其学问恐怕是不可限量了。
在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中,因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说了宝玉的一些话,被一个小丫头听到了,这个小丫头叫小鹊,她知道赵姨娘肯定说不了什么宝玉的好话,便不顾天晚,急急忙忙地跑到怡红院来报信。小鹊这个名字起得也有意思,想是有“喜鹊报喜”之意了,也可看出宝玉是如何得深得贾府小丫头们的心,这个小丫头是跟着赵姨娘的,她竟敢冒着不是来向宝玉报信,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姨娘的不得人心。这个丫头小鹊是这样说的:
“我来告诉你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咕咕唧唧的,在老爷前不知说了你些个什么,我只听见‘宝玉’二字。我来告诉你,仔细明儿老爷和你说话罢。”
说完,小鹊就忙忙地走了。这宝玉听了父亲明天可能找自己“谈话”,吓得觉也不敢睡了,就想着复习一下功课,准备明天应对父亲。坐在书桌前,这宝玉就把自己肚子里有的东西梳理了一下,有哪些呢?我们且来看看,首先看当时最重要的,相当于现在的“语数外”,看这“语数外”三门功课宝玉怎么样?
如今打算打算,肚子里现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还背得出来。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背;至下《孟子》,就有大半生的,算起《五经》来,因近来做诗,常把《五经》集些,虽不甚熟,还可塞责。别的虽不记得,素日贾政幸未叫读的,纵不知,也还不妨。
那时的“语数外”就是“四书五经”。我们先来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其中《论语》、《大学》、《中庸》三本宝玉是可以背诵的,可见学得是不错的,今天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能有几个背诵得出这三本书呢?四书中独有一本《孟子》,宝玉说是“夹生”的,也就是背得不熟练的意思吧,读肯定是熟读了,如此,也不错了。
再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宝玉说自己最近常作诗,作诗便要用到一些典故,从这“五经”中找一个素材,因此这五本书“虽不甚熟,还可塞责”,意思就是这五本书也是基本在心里的。推想起来,这“五经”中的“诗和易”宝玉应该是喜欢读的。所以,总体来看,四书五经,贾宝玉是基本掌握了。
再来看古文方面的:
至于古文,还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左传》、《国策》、《公羊》、《谷梁》、汉、唐等文,这几年未曾读得,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曾下过苦功,如何记得?这是更难塞责的。
对于这古文方面,宝玉说自己是没有下过“苦功”的。可见,前面的四书五经,是应该下过一番苦功的。
这“古文”指哪些呢?看宝玉列出来的几种:《左传》、《国策》、《公羊》、《谷梁》、汉、唐等文。原来是先秦的“春秋三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汉唐等文”应该是指的是汉代的《史记》、《汉书》,唐代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中所写的那些古文了,像现在选入中学课本的《师说》、《进学解》等等。
这些是宝玉早些年读过的,但读得显然不如“四书五经”用心和熟练,只是“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曾下过苦功”的,这些大概都不甚记得了。贾政如果问起这些来,宝玉肯定是答不完整,要挨训的了。
再看看当时的时尚之学——八股文——怎么样?
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虽贾政当日起身,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是后人的时文,偶见其中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尔一读,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
这时尚之学,是我们这位“呆兄”平素深恶痛绝的,如果不是父亲大人三令五申,肯定看都不会去看一眼。我们先看看宝玉是如何评价这些“时文”的,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宝玉认为所有这些八股文章都不是圣贤们写出来的,所以这些文章也不会有什么圣贤之道。这些文章不过是用来“饵名钓禄”的工具罢了。
贾宝玉有一个著名的词:禄蠹。禄,即是功名利禄,蠹,即是虫子也。“禄蠹”合起来就是追求功名利禄的虫子。这是贾宝玉看不起官场中的那些蝇蝇苟苟之辈,对这些官场中人的一种贬称。
贾宝玉称这些钻营利禄之人为“虫子”,让我想起刘慈欣的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世界的人说地球上的人类是虫子。这是因为三体世界的文明高度发达,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那些虫子之间的差距。当我们可以轻易地毫无感觉的捻死一只蚂蚁的时候,我们人类在三体人的眼中就相当于蚂蚁,三体人也可以像我们捏死一只蚂蚁那样捏死我们地球人。这是一个何等的讽刺?
贾宝玉用“禄蠹”来称那些势利之人,其厌恶鄙薄之情何其深重!
对于这些时尚之学,贾政是很看重的,所以在他赴外任(江西粮道)的时候,选了一百多篇来让宝玉研读。打一个不太合适的比喻,这些时尚之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吧,其中的味道有多少,自是可想而知。这百十篇的“高考作文”何能入我们这位“呆兄”的法眼呢?根本没有认真读过!
如果贾政要检查宝玉的学习情况,恐怕这“时尚之文”的百十篇高考作文是重点,那时宝玉一问三不知,那贾政的脸不知要拉得多长了,难怪宝玉心惊胆战,根据无法潜下心来读书复习,愁得无可如何,一屋子的人,比如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人,加上那些婆子小丫头,都难得休息,直闹得所有人都不得安生。
最后,还是那深得宝玉之心也最了解宝玉的晴雯想了一个主意,才躲过了这一关。至于想的是什么主意呢?各位不防到“红楼”中一探便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