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杜牧的《泊秦淮》非常出名,称得上唐代绝句中的名篇了。这首诗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凄迷朦胧的意境:夜晚的秦淮河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月光照在河边的沙地上,一片惨白。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被杜牧称为亡国之音?唐代,南京秦淮河一带是富绅和权贵们游乐的地方。杜牧夜泊秦淮,看到了他们玩乐的场景,听到了卖唱女所唱的《玉树后庭花》。南京本是六代兴亡之地,杜牧在此听到此曲,当然又是一番感叹。但小编我为商女感到委屈,因为商女不过是为了讨一口饭吃。
“亡国恨”为什么会与“后庭花”联系起来呢?原来,杜牧诗中的“后庭花”指的是陈后主所作的诗,在宫廷里面唱的《玉树后庭花》。可是,难道亡国之君写的就是亡国之音吗?其实,把它视为亡国之音主要是因为它的内容。
《玉树后庭花》
【南北朝】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后庭花》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被杜牧称为亡国之音?诗的开头,写了华丽高大的宫殿,里面还有倾国倾城的美人。美人到底有多美呢?她们关起窗子,外面的春光就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她们一出来,春日的美景都黯然失色。她们的脸就像带着露水的鲜花,就好比后花园中玉树上的花一样光彩照人。
看看!当时,他的国家都要灭亡了,还有心思在后宫与美人们寻欢作乐。可是,看到最后一联:“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失魂落魄的陈后主。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已经预感到了吧!他明白,这些曾经美好的一切,不久就要失去了,就像落花一样归于沉寂。他的无奈,又有几人知道呢?
《后庭花》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被杜牧称为亡国之音?抛去亡国之音不谈,这首诗的艺术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写美人却无脂粉气,不仅从侧面衬托美人之美,还把她们的神态写得细腻动人。另外,诗中的意象也美不胜收,语言清新工丽。由此来看,陈后主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的确是个不错的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