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新途
作者:徐大维 良大师 来源:公众号:良大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HHzbls0Q8DKrA7hnRq3dw
1.题目
本文的题目属于戳痛点式,直接指出高手和你,为何有差距的根本性原因。对于大多数点进来看这篇文章的普通人来讲,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自虐,而是无法做到持续性的自律,所以这样的文章是又爱又恨的那种。题目看着简单,但对仗工整,反差巨大,震耳欲聋。
2.文章拆解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七个部分,各自独立,但又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我们一部分一部分简单拆解。
01. 用写作圈朋友向作者请教的故事开头,向读者展示一个才华横溢,两年却没成就的写作者,通过他的疑问,以及作者的回复带出本文的主题:高手都是持续性的自律。
故事:写作圈年轻朋友求教的故事。
结论:写作者最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02. 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本部分自然要写自媒体朋友的故事。通过作者和朋友的对话,指出高手的自律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故事:自媒体朋友持续自律的故事。
结论:高手的勤奋和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这就是高手和庸者的分水岭。
金句:这不是什么自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03. 第三部分回到开头请教问题的写作者身上,描述间歇式自虐的表现。从而引出,间歇式自虐其实是大多数人的现状,我们一直在折腾,循环不止,而进步有限。
故事:年轻朋友的间歇式自虐的故事,带出许多普通人间歇式努力的常态。
结论:靠着激情澎湃,去兑换人生顶点,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04. 金句开头,优美有力,指出持续和间歇两种力量的对比。然后,引用前文自媒体作家对于写作的感悟,点出写作拼的是持续力,而不是灵感。再用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自律和大众写手的散漫,揭示出写作高手和庸者的区别在于自律与否,而不在于灵感。金句收尾,通俗却到位,完美!
故事:村上春树和大众写手的对比。
结论:写作拼的是持续稳定的输出,而不是灵感。
金句:1.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弥散,后者涓涓不息。
2.小姐不能有了性欲才接客,作家也不能有了灵感才写作,这才叫职业精神。
05. 更进一步,从写作拓展到商界。描述了商界里,李嘉诚这些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都勤奋自律,你有什么理由间歇性努力?结尾以《阿飞正传》中著名的台词结尾,契合勤奋的主题,又具有阅读的愉悦性。
故事:李嘉诚,乔布斯,雷军,三星副总等人的描述,说明持续性自律是商界人士的标配。
金句:1.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更自律。
2.这些优秀而勤奋的人,还总觉得对自己下手太轻,自己勤奋的级别太低。
06. 再进一步,从商界拓展到职场。开头就指出是高手自觉持续的勤奋,才将他们送到高手的位置。普通人在职场,无依无靠,自律和勤奋,就是你的出路。接下来,作者运用了前领导征服作者的故事,带出结论:你的勤奋总是过去完成时,人家的勤奋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故事:作者的前领导因为惊人的自律征服作者。
结论:你的勤奋总是过去完成时,人家的勤奋是现在进行时,永远的现在进行时。
07. 最后一部分作者直接陈述了两点自己对于勤奋的观点:
1. 就大多数人的勤奋程度而言,根本还配不上“过劳死”这么光荣的称号。
2. 人生就是一场选择,你选择了安逸,就别去逼逼自己的平庸。
最后还是以著名电影的著名台词结束,引人深思。
3. 文章结构
本文结构比较简单,属于故事加论点的结构。
4. 感受
本文的论题我想能戳中大部分学习人的心,为什么我也努力,可是成长很慢。也许我们自己心里知道,可是就是需要这样的文章戳痛自己吧。
文章读起来心痛但是又服气,同时还有接地气的电影台词和金句,让读者堵心的同时还能会心一笑,最后深思自己的问题,很值得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