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耳边仿佛还清晰回荡着“门前大桥下 游过一群鸭 快来 快来 数一数 二 四 六 七 八”这首儿童歌曲 这是女儿幼儿园每天早 晚必播放的音乐 一晃儿 那个活泼可爱 人见人爱漂亮的小女孩 如今已二十有三 留学海外 每当想起女儿的小时候 就无比自责和愧疚
那是女儿刚上小学一 二年级时 她生性胆小 每个周五是她最开心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可以跟爸爸 妈妈一起睡 会睡的很香 很踏实 每当回到自己房间睡的日子 就总是不消停 尽管上床前已经洗漱完毕 喝了水 也上了厕所 躺在床上还是找各种借口 一会儿还想喝水 一会儿害怕 没办法只好陪在她的床边 等她睡着了再离开 可刚要离开她就睁开眼睛 就这样反复要花费很长时间 尝试着几次才可以离开她房间 那时正值工作发展阶段 家里家外 孩子学习 各种各样的事情 容不得半点怠慢 忙得精疲力尽 根本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到事情的根源 经常在半夜被孩子“妈妈 妈妈”的叫声惊醒 迷迷糊糊跑到她的房间 哄她入睡 偶尔也会被耗光了耐性对女儿大发雷霆 :“爸爸 妈妈的房门都是打开的 你的房门也是打开的 我们离的这么近 你怕什么呢 我上一天班很累了 晚上你还这样折腾 让不让我睡了” 女儿躺在床上 只露出个脑袋 怯怯的说 “妈妈 我再也不叫了” 尽管我也想方设法的去寻找女儿不愿一个人 在自己房间睡觉的原因 多方咨询 有人说也许是受到过惊吓 我就去买惊吓的药 还有民间偏方说 取8张邮票 夜深人静的时候 在女儿床边烧掉 都收效甚微 随着时间流逝女儿慢慢长大 一直到小学毕业 每个周五仍是她跟我们一起睡的快乐日子 一夜也不起来喝水 也不折腾 当时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 是女儿睡的心安理得的日子 如今却成为了美好回忆
每每想起女儿半夜躺在床上说的那句“妈妈 我再也不叫了”本来就害怕 不敢自己睡 只有叫妈妈 接着又被不耐烦 发飙的我吓到了 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会万分自责 悔恨莫及 如果 那时我再多一点耐心 如果 那时我可以温柔一点 如果 那时多为孩子考虑 就不会留下今天的遗憾 那段记忆执拗地挥之不去 不知会不会给女儿留下阴影 错过的已经渐渐走远 自责却不曾减少 也许是我当时的高度不够 看不透问题的所在 格局太小 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完全不懂 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 奉劝大家 珍惜孩子在你身边的点点滴滴 不仅仅解决孩子的温饱 照顾孩子周全是你的责任 温柔以待 思想互通更重要 实际上 只要你放低姿态 平等民主 孩子还是会跟父母打开心扉的 当我攒够了育儿经验 丰富了人生阅历 拥有了足够的耐心 可是 可是 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错过的只有永远铭记于心的份儿了
时间磨光了棱角 掉落在秋日的背影里 透出一丝寂寞 或许 会在一个薄凉的黄昏 泡一杯清茶 品茗茶的味道 淡淡的 香飘远 咀嚼时 会细心品尝一抹淡淡的苦涩 执拗地留在心里 在这样的季节 总是蔓延着清凉 就像被水打湿的诗歌 流淌着灵动的美 幽幽的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