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at8 OLI分类

作者: 一片空白_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20:10 被阅读1139次

    前两天一直在准备考试,很忙很忙,不过还好,上午团队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下个星期的决赛,看来又要奋战好几天了。

    前天晚上一个朋友在淘宝里下了一个订单,千年没有订单的铺子决然有人光顾了。其实,开淘宝店完全是为了兴趣。这位朋友要的比较急,又赶上我准备考试,所以做的东西肯定有很多不足,在这里希望这位朋友见谅,如果看到的话。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成果。

    其实影像分类这件事,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让我们对卫星影像的数据结构有很深刻地了解,还能是我们真正去了解地面上的东西,并且深刻到地物的面积。现在很多分类方法都已经成熟,各种先进的软件技术也以功能模块的方式呈现给了大家,而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是最传统最基本的方法,且现在的先进方法都是以这两种分类方法作为理论基础的。

    下面就利用这两种分类方法做一个哈尔滨城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在开始之前,我想说一下关于分类精度的事情,很多软件如erdas,envi等等在分类后,都会给出一个分类精度,类似于txt文件,而且很多精度均达到了0.8以上,但其实任何自动化(手工作为基础手段的分类方法除外)分类方法的分类结果精度是不可能超过0.8的,那么有人就有疑惑,那软件给出的分类精度为什么很高呢?其实,软件的分类精度是基于样本选择的,当影像根据样本进行分类以后,软件会根据分类结果对样本进行一个反馈,这个反馈结果跟样本进行对比,以得出分类精度,显然,有一种“自欺欺人”的成分在里面,形象地说,就是一个种苹果树的人,当苹果熟了,就在所有苹果中跳出又大又甜的苹果,然后跟别人说,我种的苹果又大又甜,种苹果树的技术多么高超,但没人知道是,你给别人看的苹果到底在你种的所有苹果中的比例是多少。

    那么应该如何计算分类精度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地验证,到实地去亲自考察,而且要选很多很多样点。在下面的分类实验中,我只选了100个样点,且样点的地类是根据google earth影像确定的,难免有不准,所以,还是有待改进的。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开始介绍整个过程。

    第一步:研究区、数据选取及分类标准

    研究区选取:

    在影像处理当中(影像分类也是影像处理的一种),凡是和光谱值有关的,切忌拼接镶嵌,因为不同影像的太阳光照强度、卫星系统偏差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有不同幅的影像中,同一地物的光谱值是不同的,而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是基于光谱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选择一幅影像。

    道外区、道里区和香坊区内部的居住用地占比较大,外部农田占比较大,因此选取居住用地占比最大的城区(省道内部)。

    选取研究区 研究区边界

    数据选取:一般情况下,选择夏季,云量较少的影像。看了一下哈尔滨的气候特征,7-8月为夏季,所以6-10月的无云影像都是可以的。

    百度百科中的哈尔滨气候 地理空间数据云中的影像选择

    分类标准及相应代码:

    看了一下研究区的地物,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河流、湿地1;

    建筑用地2;

    植被(耕地、林地)3;

    裸地4;

    第二步:影像预处理

    这次选用的软件是ArcGIS 10.3。

    首先进行波段合成,OLI影像的参数就不多介绍了,合成1-7、9-11波段,分辨率30m,合成以后,8波段为原始数据的9波段,依次类推。

    波段合成

    利用研究区边界裁剪上述波段合成影像和全色影像融合(8波段)。(先裁剪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运行成本)

    30m影像裁剪 30m影像裁剪

    利用ArcGIS中的分辨率融合工具对30m分辨率的影像和15m全色影像融合(8波段)进行融合。在这里说明一下,ArcGIS中的分辨率融合工具不同于erdas,后者会将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的所有波段进行融合,而前者必须选择出4个或3个波段进行融合。经过不同波段组合的查看,明细,5、4、3波段更有利于此次分类。所以,在这里只选择5、4、3波段进行融合。

    分辨率融合

    融合后的影像和融合前的影像进行对比,明显看出来,细节提高了很多。

    第三步: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

    1监督分类:

    ArcGIS中的样本选择工具可以用多边形、矩形、圆形等方式来勾画感兴趣区,不得不说,软件的细节做的很到位。这里就用圆形吧。

    建筑用地选取50个样地,2206个像元。

    河流、湿地选取50个样地,1450个像元。

    植被(耕地、林地)选取50个样地,3007个像元。

    裸地选取50个样地,143个像元。

    特征文件如下:

    分类结果:

    监督分类的本质方法是最大似然法。也就是根据样本计算出相应的光谱值范围,然后凡是属于这个范围的像元,就会划为这一类。

    监督分类参数设置

    2无监督分类

    无监督分类参数设置

    分类结果确认:

    重分类:

    重分类参数设置

    分类结果:

    第四步:验证

    验证底图用google earth影像

    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

    生成随机点100个。

    在省道内部生成100个随机点 验证点分布

    新建类型字段,根据google earth影像附上地类代码,并根据无监督分类结果和监督分类结果提取像元值到属性

    像元值提取到点参数设置 属性表

    导出属性表,对比分类结果和实际地类

    对比结果

    分类精度:

    无监督分类,匹配结果是66个验证点,概率为0.66。

    监督分类,匹配结果是56个验证点,概率为0.56。

    心得体会:

    我觉得,无论是监督分类,还是非监督分类,亦或是其他分类方法,都是根据光谱值、地物纹理、阴影等去解译影像。很多时候,我们去解译影像时,总是为选择哪种方法烦恼,但其实方法只是手段,有时候甚至都不用分类方法,直接矢量化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数据量很小。影像能不能分类出我们想要的地物,以及该选择哪一种方法作为手段,只要先做到一件事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通过各种预处理,例如波段组合、影像融合、影像锐化等等,然后能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地物,记住,只要你的眼睛能看出来它,那么它就一定能分出来,如果自己都看不出来它,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可能得出你想要的结果。

    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Landsat8 OLI分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xh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