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深度思考社会话题
为什么《卖米》能够刷爆朋友圈?

为什么《卖米》能够刷爆朋友圈?

作者: 香榭丽舍大街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22:53 被阅读748次
    为什么《卖米》能够刷爆朋友圈?

    最近,北大才女张培祥的一篇《卖米》刷爆了朋友圈,看哭了不少人。文章讲述了作者与母亲去集市卖米的经历,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足够打动人心。

    为何《卖米》能够刷爆朋友圈?我想一个原因是它的真实和感动,能让人体会到在底层生活的不易。张培祥出生在贫困的山区,父母靠卖米度日,还要抚养她和弟弟,生存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挑战。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看到微博里很多网友都在回忆自己曾经艰难的经历。同时庆幸当年努力的自己,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不用继续那么艰难地生活下去。

    文中的母亲为了一块零五还是一块一的大米价钱与米贩子争执不休,最后卖不出,只能和女儿将大米扛回家。我感觉文中的母亲与我的母亲有些相似,有点执拗,常常会因为几毛钱和菜贩讨价还价半天,有时甚至宁愿多跑几里路。生活的苦难使得人不得不精打细算,也不得不保有更多的尊严。

    曾在高晓松的节目里看过他采访比尔盖茨的视频,高晓松问比尔盖茨印象比较深的电影是哪一部?比尔盖茨说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看来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苦难印象深刻。


    为什么《卖米》能够刷爆朋友圈?

    余华的《活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雨果的《悲惨世界》,同《卖米》一样,描述的都是人的苦难。我这样说可能很不厚道,但越是痛苦,越是让人揪心往往越让人印象深刻。心理研究表明,大脑对负面信息往往记忆更加深刻,这也许就是我们对催泪剧比喜剧印象更深的原因。《卖米》可能就戳中了人们的泪点和痛处。

    网上很多关于《卖米》作者张培祥的报道,说她是北大才女,是寒门贵子,是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等等,总之给她贴了很多很多的标签,也有媒体专门探寻张培祥的人生经历。这些行为仿佛离本来的初心越来越远,文章是给人以营养的,而不是让人去探寻作者的生平。一个小学生也能写出很多深刻的文章,我们会想要去挖掘这个小学生的经历吗?有时我们常常会被别人的光环所蒙蔽,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令人遗憾的是,张培祥已经不在了――非典时期因患白血病逝世。但是,有一个问题,张培祥去世是在非典时期左右,而距离她离世已经十几年了。为何在她逝世十几年之后,这篇文章又开始在网络间传播?

    我看了一些关于《卖米》的微博,提到的基本都是生活不易这类的字眼,生活确实不易,但为何现在这篇文章才开始疯狂转发?在自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它的“爆红”不是没有原因,除了文章作者的头衔,媒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大众的心理作用,它就这样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卖米》突然的“爆红”,是因为作品本身打动人心,也是因为互联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卖米》能够刷爆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zk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