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朋友咨询我怎么给孩子读书,正好在这里整理一下。
我们的亲子阅读开始的很早,早到儿子两三个月的时候。
最开始是用快递箱子、黑色的大垃圾袋和a4纸做了一个黑白纸板,儿子躺着的时候,他经常转向哪一侧,纸板就放在哪一侧。渐渐黑白纸板不能满足了,我就买了黑白和彩色卡片,从黑白到彩色循序渐进的拿给儿子看,四个多月的时候,发现他突然对黄色感兴趣,一看见黄色卡片就咯咯笑。之后是啃咬的布书、触觉书和听觉书、撕不烂的纸板书,然后是绘本、故事书、立体书,一摞又一摞的买回来。
刚开始接触书本时,除了抓到嘴里吃,当成玩具玩儿,看不出儿子对书有其他的兴趣。我就买了布书和听觉书,随便扔给他玩儿,我的目的是让儿子觉得,书就像饮食和衣服一样,随时随地存在于他的生活中。十个多月时,有一天我随手拿起一本《抱抱》给他讲,发现他安安静静的听完了,从那以后,我把儿子抱坐在腿上,一遍一遍的讲《抱抱》,全书只有妈妈抱抱四个字,儿子也是从这里学会了表达妈妈抱抱。反复的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直到那本书已经坏了粘、粘了坏到不成样子。
接触的第二本书是《晚安月亮》,从此以后儿子就开始了他的快乐阅读之旅。开始的时候,他反反复复的只看一本书,我知道小月龄孩子喜欢重复,不以为意。有的书儿子只看其中几页,我也不干涉,一切以孩子意愿为主。随着月龄增长,我会偶尔拿出一本和他生活相关的书,通过夸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等引起他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有的书儿子看一眼就不喜欢,那我就试着找找切入点,比如他特别喜欢汽车,我就先看看书里有没有汽车相关的,由此切入。如果还是不喜欢也没关系,先放着,说不定哪天就喜欢了,千万不要勉强孩子读。
我们用这些高效的亲子阅读方法我们从最开始的单方面输入卡片、啃咬布书玩听觉书、触觉书、讲绘本、自己翻纸板书、选书让我来读、自己随意看、看图复述内容、合上书回忆情节,在我的引导下捏合几个故事输出一个新故事,再到现在的演绘本,已经有两年时间了。等儿子大一点,我打算加入猜情节,锻炼他的逻辑和推理能力。不着急、不勉强、不以学知识为目的,我一直注意保护儿子的阅读兴趣,在乎他与书的每一次亲密互动,所以于他而言,阅读像做游戏一样,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在亲子阅读的方法上,我采取循序渐进的问答方式。最开始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只回答简单的是与不是。比如:小红帽是不是遇见大灰狼了?你遇到过大灰狼吗?大灰狼有没有吃掉外婆?有一定表达能力之后发展成填空式问题。比如:小熊出门碰见谁了?谁站下大树下?小蛇吃掉了什么?能说整句话以后,再发展成开放式问题,比如:你觉得狐狸坏不坏?为什么呢?你昨天在广场上见到的蚂蚁和这只一样吗?你觉得小猪现在是什么心情?回答不上来也没关系,相比较回答的内容,重要的鼓励输出。孩子输出之后先予以肯定,再用标准的发音帮他叙述一遍他所说的话。
表达流利之后,我和儿子的亲子阅读方式变得灵活多变了。以开放式问题为主,碰到能扯上关系的就问几句,一边看书一边聊,身心放松的时候思路最开阔,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能给带我很多惊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我们比较喜欢的方式,就是演绘本。经常看的书都很熟悉,一些桥段能信手拈来,碰到合适的场景就演出来,台词不必完全一样。有时候也可以刻意制造出一些相似的场景来表演,加强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前几天走平衡步道,我就想起了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我们演了好几次,我故意掉进“河里”,儿子特别高兴~
我相信儿子语言能力强一定和我坚持不懈的亲子阅读有关。
我们用这些高效的亲子阅读方法 过完两岁生日正好是新年,新的一年我们开始涉猎英语分级读物。同样是听他的,书和点读笔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想点哪里点哪里。他也不让我失望,总是挑自己喜欢的那几本开始,却又不局限于那几本,沉默期持续了一个星期就开始有输出了。无压力是最好的动力,希望儿子能一直这样快快乐乐的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