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是沿着各自设计的维度而生活着。有些人的维度宽一些,有的窄一些;有些人的维度直一些,有的曲折一些;再有些人的维度立体一些,有的简单一些……不管如何,维度决定着各自的人生。
村上的这部作品《海上的卡夫卡》从两个维度着手(即两个人),看似无关的“最强15岁少年”和“能和猫说话的中田”,完全不同的人生,透过维度,最后竟汇聚到一起。各自的使命完成了,故事也就结束了,15岁的主人公最后在“生”还是“死”的抉择上,问道: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看他及我,是啊!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责任、担当、家庭、社会、国家……活着为了这些?不,至少不是我内心的第一选择。活着,首先还是“自我”。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不相同,性格、性别、身高、臂长、指纹、头发、指甲……所有这一切的组合,构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模仿、学习、研究、适应……又通过这些后天的变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维度。也因此会有千百万种职业、更有千百万种人生。科学家的人生就一定比清洁工的伟大?富人的人生就一定比贫穷的精彩?所有的比较,都是建立在不同对等的基础上,由我们按照世俗眼光的评判。其实,他们只是生活在各自的维度上,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就像《海边的卡夫卡》的中田,简单至极,却又幸福至极。
《海边的卡夫卡》中,一小段对贝多芬的古典音乐的描述让我着迷。几乎与音乐绝缘的我,到了这个年纪,突然间觉得音符的美妙来。也很认同书中对古典音乐的描述,像是在另外的世界里,体验着超我的东西。而古典音乐所能唤醒的,更是生命的维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