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杂散文库乡土故事
七零后的童年究竟幸不幸福?

七零后的童年究竟幸不幸福?

作者: Z和风细雨M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7:31 被阅读0次

    出生于七九年腊月末的我,勉强算得上是个七零后吧。

    不知不觉中,我们这一批七零后也逐步进入了中年,中年人的各种苦衷和不易自不必多说,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供养子女读书,生活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在我们七零后的圈子里,总是有人不停的感叹着,人长大了真不好,还不如小时候。

    不但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更怀念那个年代大家心目中所谓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食品是安全的……

    偶尔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别人晒出的一些过去的物件,或者是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的时候,回忆迅速把我们拉回到三十年前,于是大家一片唏嘘感叹,沉浸在儿时的记忆里,无限伤感。

    做为七零后的我,在此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七零后的童年当真有那么美好吗?真有我们回忆中的那么难忘吗?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童年,基本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概括。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部要靠那几亩地维持。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父亲,除了会下死力干个农活,其他没有任何特长。甚至连地也种的比邻居家差。

    清楚的记得,每一年麦收完毕,邻里之间都要互相明里暗里打听,或者是凭借碾一场麦子装多少袋子,来判断哪家的麦子收成最好。

    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听见母亲满腹牢骚埋怨,说我们家今年又白忙活了一场,人家一亩地又比我们多收多少粮食,然后就是把父亲一顿好骂,如何不中用,地都种不好诸如此类的。

    听见母亲的唠叨,无形中,我总有一种低人之等的感觉,总是觉得自己家穷,比不上别人家。一股深深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在读小学那几年里,学校门口有个小卖部,那时候好吃好玩的并不多,也就几小包瓜子,几个棒棒糖,和一些文具用品,天天下课了学生们一窝蜂围在门口,叽叽喳喳买这买那的,条件好些的学生会花五分钱买一包瓜子呀,或者是一颗糖,而我,读了六年小学,在门口的小卖部,除了学习用品,其他任何“奢侈品”也没买过。

    因为我知道家里没钱,平时买作业本都是小心翼翼的开口向父母要钱,每次看见母亲艰难的从她的口袋里,半天摸索出一张揉的皱巴巴的,五分、一毛的纸币的时候,心里都觉得十分的慌恐不安,和深深的负罪感,觉得父母没钱,我还伸手去要,是莫大的不该。

    作业本都是正面用完再用反面,不敢浪费一张。偶尔有时候不小心露掉一页背面忘记用,都会心疼不已,感觉太可惜太遭塌了。

    铅笔也是用的实在捏不住了才舍得丢弃。

    记得小学二年级那一年,母亲不甘心总是这么拮据,就思考着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经过再三研究,决定去批发一车甘蔗来卖。

    给父亲商量的时候,老实巴交的父亲也答不出个所以然,只会闷着头抽旱烟,母亲叫他一起去十几里外的镇上拉甘蔗,他也不愿意去。最后无奈,母亲和时年十七岁的大哥,拉着家里那辆破旧的架子车步行一起去了。

    甘蔗拉回来了,可是谁去卖又是个问题,父亲说什么也不肯去,不爱抛头露面的他,觉得出去卖东西是件丢人现眼的事。最后还是母亲出去叫卖。

    看着那一车甘蔗,平时极少吃到零食的我们。十分的眼馋,真想自己先吃一些过过瘾,可是,心里又清楚这是拿来赚钱的,不是叫我们解馋的,在母亲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几兄妹谁也没敢私自尝上一根。

    我们也满心希望这一车甘蔗能带来不小的收获,可以缓解一下经济的困境。

    可是,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的母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走街串巷到处叫卖,最后仅仅是够本而已,一分钱也没赚到。

    再次听见母亲的嗦叨,钱不好挣,做生意也不行。刚燃起的那点美好的希望又一次破裂。从那以后,母亲再没考虑过去做买卖的问题。

    农忙的季节里,父母亲起早贪黑的在几亩地里劳作,可是仅仅是解决温饱而已,一旦遇上灾害年,整个一季子都是瞎忙活了。

    谁说那时候人没有压力,没有攀比,只是我们那时候年龄小,没意识到而已,就像有句话说的好,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电视开始逐渐流行开来,但也只有个别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有个十四寸的小黑白。

    永远忘不了,天天晚上早早吃完饭,去邻居家抢位置看电视的情景。那时候,对于家里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台电视机,可以坐在被窝里看,就觉得是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事,简直就是奢望。

    农闲的时候,家里几口子人吃饭也是个不小的开销,于是父亲就和村里人一起去市里面打零工,后来俩个哥哥也中学没读完就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在家,母亲眼看着几个壮劳动力在家吃闲饭只心慌,就督促俩儿子也外出打零工挣钱。

    每次父亲和哥哥外出,我们都忽然有种腰杆挺直的感觉,总是幻想着三个人这次出门肯定会满载而归。

    然而,多数时候是令我们大失所望的,父亲和哥哥们数次的外出回来,没有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甚至有时候还有惊吓。

    那年代,男劳动力出门能干啥,不过是些下死力气又不挣钱的活而已。比如砖瓦厂,建筑队小工之类的。运气不好遇见个没良心的工头的话,饭都不让吃饱,临走还一分钱工资不给。

    至今记得哥哥有一次在一个砖厂,干了几个月分文没拿到,还差点把命都送在那里了,最后和一个朋友,二人一边讨饭一边靠捡点废铁卖卖才回到家里。

    那时候我们不攀比不爱美吗?肯定不是。当看见小伙伴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打扮的花枝招展,那个羡慕劲儿,心里想着自己如果穿上这件衣服是什么感觉。

    可是,知道自己家里条件有限,从不敢撒娇问父母要求买这买那的,一直都是大人给什么就要什么,不给就不要。

    所以从小也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直到今天,虽然日子好过多了,钱也宽裕了,我依然无法像身边其他人那样任意挥霍,大手大脚。

    小时候,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夏装,秋装,没见过秋衣秋裤。

    冬天一件棉袄,外罩一个外套,袄里面穿一件夏天的薄衣服就算是秋衣了。

    甚至连件专门的短内裤都没有,多数时候是夏天的裤子短了穿不成了,妈妈把裤腿剪了,穿在里面做内裤。

    下雨天没有雨鞋。夏天还好说,可以打赤脚。冬天就不好过了。每当大雪过后,雪化的时候,到处都是泥水,妈妈做的棉靴遇水就透了,去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法穿。

    母亲舍不得花钱给我们买新的,就穿哥哥们穿小了的旧雨鞋。

    那旧雨鞋是相当的旧,大小窟窿裂缝遇水就往鞋里渗。看着是穿着雨鞋,实事上跟没穿一样。

    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年去上学的路上,泥坑太多实在没法走,是小伙伴们在前面用脚上的好雨鞋给我踢出一片一片干燥处,跟着脚印一步一步挪到学校去的。

    不但没有雨鞋,雨伞也不提。

    家里倒是有两把旧雨伞,是那种木柄黄油布的,又笨又重,小小年纪的我,拿起来用实在是有点吃力。后来那两把雨伞越来越旧也破了。家里也没舍得买新的更换。

    记得读初一那一年,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可是我们要去几里外的乡中上学。

    母亲就要我拿上那把又笨又丑的大雨伞去学校,雨伞破的不像样子,四下露雨,打伞跟没打一样。于是母亲又找出一块塑料布让我披在身上,这样双重保护,却依然挡不住飘泼大雨。

    走出村口和几个同学会合,一看人家每人手上一把当时很流行的黑色自动伞,洋气又轻便,只有我撑一把又丑又破的旧雨伞。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总感觉她们的眼光都聚集在了我的破雨伞上,暗自嘲笑。

    一路上,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往前走着,我低着头刻意走在最后面,看着她们说说笑笑的,我却无心开口。撑着这样一把破伞走在人群里,我实在觉得太丢人现眼,颜面尽失。

    早在我们读初三的时候,政治课本上就在讲,到二十一世纪,全国到处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时候农业就机械化了。

    当时,对于课文我们背的是十分熟练,只是对于农业能不能机械化这个问题,表示深深的怀疑和不敢去想。

    在我们的意识里,父辈们整天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到晚干不完的农活。虽然那时候也有一些机械,但大部分农活还是要靠人的一双手来完成。

    那时候最怕的就收麦的季节。

    一到麦开始泛黄,一种恐惧之感自内心深处而来。

    学校里会专门放半个月的假期,叫学生们回家帮忙抢收,那时候经常在想,学校不放假该多好,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偷懒不去参加劳动了,就连平时最不爱上学的人,那会儿也会特别喜欢校园。

    第一次割麦我记得是小学三年级那一年。

    小小的我,拿着父亲专门给我准备的一把小镰刀,堂而皇之的跟着大人一起去地里割麦。

    一个上午一陇地都没割到头,直累的腰酸背疼腿发软。

    那时候收麦是个相当复杂繁琐的过程。要先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用农用车套上牲口拉到打谷场里,垛起来。等几亩地全部割完,就可以摊开来碾籽。碾完再把麦秸秆清出去,再把灰扬出去。然后才能看见干净的颗粒。

    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更惨。割下来放在地里成熟的小麦,如果不及时拉回场里垛起来,下上几天的雨,就会发芽霉变,眼看到手的庄稼倾刻化为乌有。

    所以,那时候一到麦季,大人晚上觉也难睡安稳,时刻小心注意着天气的变化,很多时候半夜里天空有几片乌云略过,大人们就一骨碌爬起来去地里打捆垛垛。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在熟睡中被大人强行叫醒,迷迷糊糊,睡眼醒忪的跟着去地里帮忙,梦游一样的,把一捆一捆的麦子往父亲扎好根基的地方抱。''

    整个季节需要半个月左右,每年的麦季过后,再精壮的汉子也会瘦上一大圈,其中的辛苦不是现在的零零后可以体会的到的。

    哪像现在,一辆大型机械,只消几分钟时间,一亩小麦就完美的颗粒归仓,人们该打牌打牌,该逛街逛街。完全不需要费任何力气。

    干那么繁重的体力活,是要吃饱饭才有力气的。

    平时农活不忙的时候,家里经常是碗里缺少荤素。只有麦收农忙的时候,母亲才奢侈一把,去集上买回大袋大袋的便宜包菜或者是洋葱。记得那一年,整个麦季顿顿都是包菜,把我吃的腻的,到现在看见包菜都反感。

    早上母亲也会煮上几个鸡蛋,但是那是给干活的父亲吃的,我们这些小孩子不干活,只能眼巴巴看着。

    那时候应该是大多数人家都穷,就算是稍微好点的,也都过的十分节俭。

    零食几乎没见过,新衣服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有的穿。

    甚至哪个小伙伴能在亲戚那里捡件旧衣服,我们都会羡慕不已。心想我怎么就没有个表姐什么的送我旧衣服穿呢?

    那些年的农村人,洗头水都不知为何物,都是用一把洗衣粉解决。用洗衣粉洗过的头发可想而知。那叫一个难梳理。

    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浓密的头发,每次洗完梳头就如上刑一般难受。

    后来在电视广告里看见那时候开始流行的“飘柔”“潘婷”,十分好奇和向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用上那样的洗发水。

    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小伙伴聊天,我说等我自己会挣钱了,我一定买“飘柔”来用。小伙伴当时接过话说:“飘柔”得二十多块钱一瓶呢。那口气仿佛在说,就凭你?这辈子也买不起。顿时我好久没说出一句话来,讲真,当时她说的二十块一瓶确实把我吓到了。我也觉得我恐怕难买的起!

    现如今,曾经所有一切不敢想,不相信的东西,都一一的实现了。

    我们七零后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一个个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该有的都有了。不管是生活还是物质,任哪方面也比三十年前强过不止百倍。

    可是我们在回忆过往的时候,为什么会对那个贫穷的童年时光如此留恋,怀念,向往?

    我想,如果按我个人的看法,还是现在比以前好过的多。

    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吃穿用,哪一样不比我们小时候强?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那时候好,不过是当年作为幼童的我们,对于大人的各种难过艰辛没有感同身受而已。那时候一切的艰难困苦都有父辈帮我们承担着。我们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父母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而已。

    因此,我想知道的是,如今我们的下一代,在我们看来他们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但是等若干年后,社会发展变化了,他们成年了,会不会他们也十分留恋和怀念幼年时期的岁月静好?

    我想,也一定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零后的童年究竟幸不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qp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