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于简书,文责自负
可能是由于没有休息好,也可能是由于这个月事情格外的多,今天感觉非常的疲惫,好像是所有心思都被焦虑抽走了一样,甚至连躺在床上都觉得有一种无端的烦躁。
实在是没有心情工作,捡起一本闲书瞅了两眼,又拿起手机翻了一会,睡也睡不着,清醒着精神也不好,直到现在才有一些好转。
坐定的我打开电脑,准备写点什么,却发现脑子像卡了壳一样。重复的工作、重复的行为给我一种无端的恼火,这和我的性格南辕北辙,我需要进行思考,才不会感觉到疲惫 ,如果让我做重复的事情,我则会感到焦虑。点起一支香烟,我在脑子里疯狂寻找值得思考的命题,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到底做了什么。
在我意料之中,也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发现仿佛周围的朋友都逐渐变得千篇一律,仿佛只有几个好友还闪烁着火柴熄灭前无法挽救的微光。我的意思是,好像大家都逐渐再巨大的重复里面把自己逐渐封闭了起来,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难以坦率、真诚的进行交流,反倒不如陌生人。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再讲下去就没办法写出来了。
偶尔感到周围朋友的世界观已经变得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会自顾自地清高以下,这大概也是一种逃避。
我记得很久之前,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他们不应该说我们这一代抗压能力这么差,我们还小,和大人的抗压能力本来就就是不同的。现在想想,这句话既有道理,也显得可笑,所谓的“抗压能力”本就是被迫接受的产物,又有什么高低大小之分呢,也是当人们面临最真实的世界,但还没有达到人性的高度的时候,无奈产生的一种能力,一种跟随环境而改变的能力本身也不能称之为能力。
我们不能因此去抱怨什么,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讲,生活还是应该少思考这样的问题,不然有点“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有答案,也无法改变,空落落的只剩下焦虑。
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干嘛人人都要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呢,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过完一生,幸福和快乐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有艰辛与苦难,这样的一种态度本身不也算是“渺沧海之一粟”吗?这不是什么明知不可为的勇气,什么大智若愚的神奇,这应该是大部分人保持的一种态度,酸甜苦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