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黄州

作者: 濠濮之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7-04 22:28 被阅读0次

古城黄州,因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那么,黄州到底有何魅力,能对他的人生有如此重大的影响?苏轼在黄州又有怎样的变化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

一、心境:胆战心惊到豁达超然

2005年周传雄(小刚)歌曲《寂寞沙洲冷》迅速传唱大江南北,歌曲名和歌词“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即是直接取自苏轼1080年创作的《卜算子》,时隔925年,小刚以流行伤感爱情歌曲致敬苏东坡,让苏东坡的诗词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初到黄州,苏东坡寓居定惠院,创作了这首被黄山谷(黄庭坚)推美绝至的诗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黄山谷论为:“语义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上无一点俗尘气,孰能至此。”对其赞誉有加。虽如此,但并非苏东坡真正知音,此作实际上是苏轼的“忧患之词”。“幽人”乃孤独之人,一“惊”一“恨”表明此时他寄居定惠院时,心理状态尚未恢复平静,心如惊弓之鸟一样的惶惑和孤独。

2021年,周深的《光亮》歌曲中的戏剧唱腔部分更是惊艳了整个歌坛,其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即出自苏轼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谪居黄州三年后,苏轼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心境:此时的他心绪豁达,超然。三年的黄州生活,苏东坡出道入佛,读书、郊游和躬耕让其对人生有了透彻的领悟。他没有因为贬谪生活的孤独、穷困而潦倒,反而享受人生这一过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文学艺术:繁富而精深

  苏轼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黄州对苏轼的文学艺术生涯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在黄州的四年半的时间,他共作诗约220 余首,词66首,赋3篇,文约169篇,书信288 封,共计 740余篇。在这几百篇作品中,留下不少名作。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定风波》《卜算子》《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属纶巾,谈笑间,墙槽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一改词坛婉约之风,让宋词境界壮阔,气势恢弘,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从而成就豪放词风。不仅如此,其散文如前、后《赤壁赋》同样广受赞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由此引发苏子对人生的思考。而其《寒食帖》更是享誉为天下的第三行书。虽其画《枯木怪石图》非黄州时所作,但在雪堂与米芾订交始于其画。米芾晚年作《画史》曾回忆他观苏轼收藏画的印象:

苏轼子瞻家收吴道子画佛及侍者、志公十余人,破碎者甚,而当面一手,精彩动人,点不加墨,口浅深晕成,故最如活。

黄州这座小城对于苏轼的文学生涯来说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元丰五年,岁在于成,苏东坡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这一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苏东坡的文学创作在这一年走向巅峰。元丰五年,他是黄州历史上最引以为自豪的一年,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灿烂光辉的一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块至高无上的丰碑。

生活:美食、养生和郊游

苏轼谪居黄州 4年这期间,黄州的风土人情给苏轼带来了不少的影响,而他在黄州不仅留下了上百篇的流传千古的名作,也留下了许多独创的的美食,他的养生和郊游同样精彩绝伦。

首当其冲的就是著名的美食“东坡肉”他在《食猪肉》里写道:“净洗销少着水,柴头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也许就是最初烧制“东坡肉”的方法吧。除此之外还有东坡羹,东坡酥等不一而足。

至于黄州的酒,苏轼一直报怨不休:“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如此,时任黄州的徐太守和邻近郡县送来的酒一时喝不完,就将其混合置于一个容器里,有如现在的鸡尾酒,苏轼称之为“雪堂义樽”。不仅如此,苏轼还从一个道士杨世昌处求得一个秘方,自己私酿蜜酒。

苏轼好酒也爱茶。每年春天,徐太守必邀请苏轼同游安国寺,饮酒亭上,酒后,采撷亭下茶树上的新茶烹而饮之。徐太守病殁,乡民请苏轼改此亭为“遗爱”,用以纪念这个好官。

饮茶促进健康,苏轼有个秘诀,《漱茶说》曰

除烦去腻,世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殆不少。昔人云:自茗饮盛后,人多患气,不复病黄。虽损益相半,而消阳助阴,益不偿损也。

可见,苏轼是深谙养生之道,他饭后用农浓茶漱口,从而油腻不入肠胃,牙齿也得以坚固。除了饮茶养生外,苏轼一有空就去安国寺沐浴静坐。根据他的经验,静坐可以达到“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

苏轼好动,黄州近郊都有他的足迹,涉兰溪,游蕲水,访岐亭,泛舟赤壁,沙湖行道……如此等等,苏轼所到之处,都创作了妙绝千古的诗词歌赋,其在黄州的几年陶养,的人生妙悟,玩得恣意痛快。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这首《江城子·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充分说明了苏轼对所建雪堂的喜爱,堪比陶渊明的斜川。黄州的风光之美,让苏东坡此后的人生对其无限眷恋。《满庭芳•归去来兮》即是名证: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遗爱湖 遗爱湖 遗爱湖

相关文章

  • 苏东坡在黄州

    45岁时,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黄州,一方面,他不仅唱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

  • 他把黄州的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往黄州。 黄州是长江边上的一个穷苦小镇。但是对苏东坡来说,却是因祸得福,在黄州,他把陶渊明作...

  • 再见东坡时

    都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那么,我再见东坡时,会在黄州吗? 我来到这里,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闻远方有...

  • 《苏东坡》:成竹在胸

    苏东坡在黄州过的虽然很凄惨,但他著名的作品都是在黄州完成的。以至于他离开黄州后也会经常想起黄州,甚至想逃回黄...

  • 如果你不快乐就读《苏东坡》

    如果你不快乐就去看《苏东坡传》苏东坡一生三次被贬 黄州 惠州 儋州 正如苏东坡诗里所说:问我平生功绩:黄州 惠州 ...

  • 《苏东坡》:一蓑烟雨

    今天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苏东坡在黄州当官时候的所见所闻。被贬黄州时,苏东坡从城东要了一块地,因为那块儿地是在东...

  • 《苏东坡》:一蓑烟雨

    今天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苏东坡在黄州当官时候的所见所闻。被贬黄州时,苏东坡从城东要了一块地,因为那块儿地是在东...

  • 苏东坡的黄州,黄州的苏东坡

    文/郁松 说黄州,我们不得不提苏轼,说苏轼,我们不得不提黄州,黄州与苏轼的...

  • 苏东坡传 卷三

    苏轼与赤壁 苏东坡在黄州时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转折,与黄州赤壁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赤壁记录了苏东坡的遭遇,...

  • 若为一碗东坡肉 ,甘愿等到天地荒……

    公元1080年,45岁的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在黄州的五年,是苏东坡一生艺术创作的巅峰期,留下无数传世名作,其中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在黄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bhudtx.html